中国动力谷对标“三个高地”奋勇向前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高晓燕

    株洲日报讯 近日,全球首列机场捷运储能式有轨电车“绿海豚”运抵云南,将在明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S1卫星厅建成后投入使用。这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机”)在新场景下的又一次成功开拓。

    有颜又有实力的“绿海豚”,充电30秒即可运行5公里,满员载客500人,可在旅客上下车30秒内完成充电,一次充电可运行5公里以上。目前,中车株机公司已派驻员工常驻长水机场,配合开展现场调试工作,已有2列调试组装完毕,其余3列预计12月20日全部到场。

    这列“绿海豚”,不仅是国内首个采用自动驾驶模式的储能式有轨电车,也是全球首列运用于民航系统的自动驾驶储能有轨电车。投用后,既能节省人力,提高运行效率,满足机场全天运行需求,又能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实现“安全可靠、降本增效”。

    今年以来,以中车株机为代表的一批株洲制造企业,正在以频繁的创新实践,积极参与国内循环生态构建,为中国动力谷的建设谱写全新篇章。

    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仅仅在11月,就有多个利好消息传来:

    时代新材的复合材料轨枕首次实现大规模应用——成功装进怀化清江溪等3座铁路干线大桥;

    由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首批160辆矿石敞车,将于近期分批运往烟台港,然后再漂洋过海送往几内亚,助力当地铝土矿运输,这个在今年3月疫情期间启动的项目,总计500辆矿石敞车,近期将全部交验完毕;

    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牵头或参与申报的3个项目,成功获得2020年度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项目立项批复,其中“长定子中速磁浮列车与轨道耦合振动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就是要研开更高效、更经济的常导磁浮车轨道耦合振动综合控制技术,并直接应用于长定子中速磁浮交通车辆。

    同时,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动力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绿色食品、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正与延伸而出的16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形成集群推进格局。中国动力谷正对标“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动力之都”。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增至841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70家,增长25.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1705.7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24.7亿元,增长13.4%,增幅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此前的2018年、2019年,株洲也以连续创下新高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两次蝉联全省第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