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在似水流年中微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欧阳光宇

    大的、小的、正的、斜的,各式各样的格子,像星空、像棋盘、像阡陌纵横的田野,在心中收藏。虽然格子图案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规整的方格,但似乎可以千变万化,做成服饰,经巧手匠心地拼合,拼出的情趣与优雅,既有几何学的,又有语言学的,那一份寓规矩于万变之中的魅力,使我对格子有缠绵缱绻的情意。

    我读高一时,逢父亲去北京出差,一向被母亲斥为不会买东西的父亲,为我买回了一条格子裙,这裙子成为我告别娃娃装的一个标志,使少女时期的我得以初探服装的个性色彩。正如人们用“俏”字界定上海服饰,用“大方”二字界定北京服饰一样,这条格子裙以清雅大方见长,青、绿、灰三色画成格子,前后两块裙页,格子的走向看上去是斜的,大约旋转了45度,简简单单的裁剪与缝纫,洗练明了又十分耐看。我常用这格子裙配上白色小翻领、橘色碎花图样的上衣,得了同学的赞许。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女生的时装大多是手工缝制。听母亲说,她有位同事的先生是机械专业的工程师,为了打扮三位女儿,去商店大段大段地扯(扯:湖南方言,即买的意思)格子布,在家里运用机械制图的方法,裁剪布料,为女儿们做衣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他们家的全家服,哇,三个女儿,全部穿着格子套装,不过款式各异,小女儿是圆领的娃娃装,二女儿是竖领的学生装,三女儿进入少女期,她的西装领格子上衣收了腰,托出少女的苗条。可见这位父亲在裁剪时并不 “机械”,他根据每位女儿的特点量身定做,直到今天,我还忍不住要为这位父亲点赞。

    看我父母年轻时的黑白照片,也不难发现格子的配饰,母亲扎头发的手巾,父亲呢子外套领口的围巾,散发着格子的经典气质,与他们年轻的微笑一起定格。记得我与丈夫第二次见面时,他穿着一套黑西装,将一条彩色格子围巾,别在西装衣领里。这条彩色格子围巾,为他这位不善言谈的、工科专业的人,平添了一份浪漫,而且,让我在寒冷的冬天,静静地触摸到暖意。

    格子似乎在我各个年龄阶段,都有或实用或时尚且阳光的表现。孕育小宝宝那会,不知是巧合还是喜欢,我的一条孕装裤和一条孕装裙都是格子的,护着肚子里的小宝宝一天天长大,每一个格子里,都填满了我们的幸福和梦想。

    格子,能让你回忆往事,同时,又如窗一般,让你憧憬远方。这日路过城西的一家时装店,在众多五颜六色的裙装中,我的目光最终锁定了一款正、斜黑白格子拼合,能展现女性窈窕的连衣裙,格子是有语言的,读着“格言格语”,我觉得我们既是老朋友,又是新相知,岁月不断流逝,可爱的格子总在似水流年中微笑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