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刘毅
通讯员/杨琪 谭洪汀
11月10日,冬日暖阳,石峰区铜塘湾街道丁山社区居民向国久吃过早饭后,径直来到社区的广场遛弯。“政府为民办实事,把过去脏乱差的废弃空地改造成休闲广场,迈出家门口就是暖暖的幸福感。”向国久一脸笑意。
呈现在向国久眼前的是,环境越变越美,睦邻吧、养老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而在他的身后,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等项目建设正酣,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大步踏来。
向国久所在的铜塘湾街道,是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在“火车头精神”指引下,铜塘湾人以唯标是夺的坚毅干事创业,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推进新城建设,以赤诚为民的情怀赢得百姓点赞,矢志在清水塘凤凰涅槃中建功立业。
【腾空间】党旗飘扬,模式创新,征拆创“铜塘湾奇迹”
铜塘湾街道位于清水塘老工业基地腹地。基地企业搬迁后,新城建设承载了无数人的憧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街道党工委清醒地认识到,一定要多腾地交地,为项目落地腾出空间,为新城建设赢得时间。
而现实的困难是,征地拆迁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加上被征拆户不理解、不信任,让这项工作困难重重。铜塘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探索“集中签约”棚改模式和以村为主、限时连片腾房征拆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在一线、党旗飘在乡邻间、党员冲在最前沿”的经验做法,引导党员把守初心担使命转化为加快征拆的工作实践,破解了“天下第一难”,创造了棚改单日签约206户的历史纪录,近三年累计完成棚改3400多户。
去年10月,省重点工程三一重工项目启动征收,作为承载地,铜塘湾街道深感责任重大。在石峰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充分激发党建活力,将项目征拆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快征拆的强大力量,大家亮身份、作表率,你追我赶,二期219栋房屋仅用时52天,提前全部完成征收签约,并提前半年交地,创造了全区征拆史上的“铜塘湾奇迹”。
一切为了新城建设。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完成清水塘大桥、三一重工二期等10个项目交地清零,完成重金属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扫尾,完成市重点项目电力管廊41户集体房屋签约。
【惠百姓】回应关切,主动作为,为美好生活“加码”
今年6月30日,铜塘湾街道丁山社区香博堡小区睦邻吧和小区党支部揭牌,后者是今年石峰区成立的首个小区党支部,将以前者为依托,积极开展主题党日、三点半课堂等党员活动和文化活动,引导小区党员和居民参与小区建设,打造熟人社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而就在同时同地,道弘孝养老服务中心开业。“有栖花茶室、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区,能娱乐能养生,环境也好,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了。”居民们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铜塘湾街道始终把企业关停搬迁后的职工就业、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关切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主动作为,让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百姓收获满满的幸福。
创新基层治理。支部进小区,邻里大家庭,街道党工委开会研究,派专人指导,20个小区党支部现已全部成立,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合力打造和谐文明社区新气象。
打造美好生活空间。丁山社区曾经脏乱差,群众怨声载道。该街道创新开展“五大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在原废弃空地建设丁山社区广场,在广场西边沿铁路种下1200多棵桂花树,对旧桥进行加固翻新,新建游步道,解决都市兰亭3208户居民出行不便难题,建设健身娱乐休闲广场,实现“旧貌换新颜”。
扮靓居住环境。制订并印发《铜塘湾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推进并落实长石村、霞湾新村和建设村垃圾收费制度,在湘河社区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积极推进“四类房”整治和厕所革命,建设乡邻空间站、文化广场、小游园等生活配套设施。
坚持无情关停、有情操作,针对失地农民和下岗职工实际困难,借助大工委平台先后举办育婴师、电焊工、面点师等培训班,有效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