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理平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大事。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是事关民生的“关键小事”,是实现水更清、土更净,提升人居环境的民生实事,更是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公共文明的长远大事。
处理小垃圾,彰显大文明。城市的文明和幸福感,体现在哪里?是一个个“车让人,人守规”的文明交通行为,是一处处便捷完善的公共设施,更是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对小小垃圾处理态度和管理能力,直接彰显出城市文明素质和精细化治理水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幸福生活。
保护环境任重道远,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从全球而言,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将攀升至90亿,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从全国来看,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从全市来看,面临“垃圾围城”的压力。破解垃圾处置难题,避免“垃圾围城”,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垃圾分类。
如此,垃圾分类是一件必须干,并且必须干好的大事、急事、好事。
在此次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 “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全覆盖”要求。今年,城区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农村以县为单位在各乡镇开展“首村示范”;完成5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查问题整改销号,醴陵市焚烧发电厂开工建设等等。全市上下应明确目标任务,迅速行动,有序推进,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人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人人都是垃圾分类受益者。推行垃圾分类,要广泛发动群众,让每个市民当好主角,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应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商场、进宾馆、进窗口活动,引导人人动手、家家参与,真正让老百姓愿意分、懂得分、方便分、分得好;形成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志愿者等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从娃娃抓起,加强垃圾分类等生态文明教育,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目标。
株洲,因绿色而闪亮;株洲,因绿色而让人骄傲。让我们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推动生活垃圾处理,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株洲“新时尚”,引领文明“新风尚”,让株洲这片土地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魅力更大,生活得更舒适,让绿色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