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塘: “两型社会”的大胆实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社首席记者 吴楚

    “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习近平

    清水塘这五年,波澜壮阔。

    壮士断腕,关停261家传统化工及相关企业,再引进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等项目,这是一次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

    凤凰涅槃,从“株洲骄傲与株洲之痛”的荣辱一身,到“腾笼换鸟”后的访客如云,这是一场生产与生活之矛盾的和解。

    灰天、黑地、污水已成过往,公园、湖泊、绿树正在路上,脱下“黑外套”,穿上“生态装”,这是一种诗意生活的回归。

    类似体量的片区转型,没有模板,没有退路。数万职工的妥善安置,事关生存,事关稳定。

    在情与理的冲突、舍与得的考量、思与行的实践、现在与未来的谋划中,株洲大胆决策、细心操作,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奉上“株洲经验”,向全国提供基层治理的“清水塘样本”。

    【讲述】

    三一开工日 梦想起航时

    11月20日上午,清水塘片区。在新旧交替间,生机涌入眼眶。

    车辆穿梭在刚通车的路上,厂房从工人手里长出来。冬阳暖人,即将成为工业遗址公园的建筑默立不语,往事在空中浮现。

    “生活更干净了,变化太快了,我们都期盼着新清水塘。”紧挨着株冶厂区的铜塘湾街道办事处霞湾新村村民袁毅明说。

    村民的评价,是蝶变的佐证。而对建设者之一的清水塘投资集团副总经理丁勇来说,这是一份莫大的肯定与鼓舞。回首三年,太多难处。

    “从搬迁改造号角吹响到今天,我们每天都在答题,绝大多数题目没有参考答案”丁勇说。

    大小两百多家企业,其中不乏行业龙头。最初本打算先搬大的以带动小的,可大的基本不搭理你;先搬小的,又被指责专盯着小的下手。有企业刚收到订单就要搬,有企业快交货了要立马停,无异于断人财路。

    “舆论压得人喘不过气。”丁勇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是数不清的不同层次、不同纬度的博弈。”

    大量青壮年在厂子就业,很多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故土难离、事业发展、家庭稳定等一系列的复杂的社会情绪在涌动,工作者与“被工作者”一样时刻神经紧绷。

    治污土壤面积8000多亩,污染积淀深、成分不一、零碎分散,随意施工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责任划分、技术选择、资金保障等问题交织。

    “我司负责筹措支出一切搬迁改造费用,而当时我们无任何收益及现金流、无信用评级、无抵押物。在外部,还面临融资政策收紧、融资渠道收窄、招商竞争激烈等现实处境。”丁勇回忆。

    新城规划很细致,但首批入驻项目非常关键,起到定位作用。招什么项目、项目肯不肯来清水塘,在最初时心里完全没底,任何一次谈判都要反复磋商。

    丁勇说,所有困难、艰辛、忐忑,在三一能源装配产业园破土动工那天暂时告一段落,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三一集团、绿地集团的进驻,为清水塘新城建设标注了新的高度,为打造中国动力谷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建设制造强省增添了新的动能。”在2019年12月26日的开工仪式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说。

    网格化治理 和谐进行时

    在清水塘街道沈家湾社区,几乎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门球比赛。82岁的株冶退休职工周汉武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不过,门球,只是他晚年生活精彩之一。

    “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小区都能找到。”周汉武说。

    就在两年前,这里的居民却经历了一场人心惶惶的“清静”。

    沈家湾社区,有不少株冶生活区。株冶搬迁的消息,像石子砸入平静的湖面。

    社区书记廖青梅难以忘记,刚启动搬迁那会儿的某天早上,一位老人到社区来玩,忽然很悲伤地说:没人管我们了。

    “我们社区大部分家庭一家三口都在厂里上班,厂子要搬,他们担心房子维修、物业、后勤、基层服务等这些过去厂子包办的事情都将没有着落。”廖青梅说。

    周汉武说,老人们有怨言,想着辛苦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厂子没了。年轻人很迷茫,不跟着厂子去外地选择买断,得重新找工作。但去了外地,又无法照顾家中老小。

    迷茫、悲伤、无所适从、慌张等情绪在社区升温,原本一派和谐的社区开始人心分离。

    “感觉小区里人一下就少了很多,非常清静。”周汉武说。

    而对廖青梅等基层工作者而言,彼时,基层治理无异于站在了一个集体情绪的火山口,稍有不慎,随时酿成大事。

    随后,全市的网格化试点在沈家湾所属的清水塘街道展开。社区跟网格一套人马,社区干部化身网格员后,由原来的反应式服务完全转变为参与式服务,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有位居民跟着厂子去衡阳上班了,家里老人突然病了,打个电话给社区网格员,网格员立即上门送老人去医院。”廖青梅说。

    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特别是推行“网格+党建”之后,居民发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他们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小区完成改造、引导居民自治、建立志愿者队伍等一项项工作让居民没有后顾之忧。虽然厂子不在了,但居民生活依旧精彩,人心开始从离到合,和谐局面又回来了。

    【大事记】

    1.2016年3月,投资100亿元的清水塘老工业区棚改启动。

    2.2017年2月7日,市十五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2017年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方案》。

    3.2017年2月18日,株洲市委、市政府召开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攻坚动员大会,下达最后“攻坚令”。株洲市和石峰区两级迅速成立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市指挥部政委、指挥长,3位市级领导和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200多名工作人员常驻清水塘办公。

    4.2017年3月,株冶有序启动关停工作。

    5.2018年初,石峰区在全市率先试点“网格化”管理,试点选在地处清水塘老工业区腹地的清水塘街道。

    6.2018年12月30日,五矿株冶在清水塘片区的最后一座冶炼炉熄火关停。至此,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全部关停退出。

    7.2019年9月23日,清水塘老工业区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项目开工,项目包含“一桥一塘六路”,随后,清水塘大桥启动建设。

    8.2019年12月25日,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在清水塘老工业基地破土动工。

    9.2020年10月1日,清水塘大道(建设北路——铜霞路)正式开放通车。

    10.2020年11月10日,清霞路二期正式通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