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医院 张一璨
69岁的苏奶奶和老伴怎么也没想到,会因为一碗蘑菇汤而进了重症监护室。经株洲市二医院ICU、肾内科、消化内科、输血科等专家联合救治,苏奶奶转危为安。
一碗蘑菇汤下肚,两口子进了医院
“吃了十多年的野蘑菇,没想吃到了毒蘑菇!”6月13日晚,苏奶奶和老伴出现不适。辗转奔波两天后,老俩口病情加重在某医院就医,经检查检查肝功能严重异常,并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家人几经打听,最终转到了二医院,并立即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急查肝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的数百倍以上(转氨酶近1万),凝血功能严重异常,出现了多脏器损害、肝衰竭、急性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等情况。
经专家会诊,立即开展血液滤过联合针对肝脏的血液灌流、启动人工肝等血液净化治疗,帮助清除身体内各种毒素,调节内环境,帮助苏奶奶清除体内毒素、保护肝肾等重要器官。同时还给予了解毒、护肝、护心肾等综合治疗,经抢救当晚苏奶奶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
按肾内科要求,输血科连夜紧急联系中心血站,第二天送来了2000ml血浆,并及时为苏奶奶进行了血浆置换,过程很顺利。经过一天多的多学科合作抢救,苏奶奶的各项指标明显好转,肝功能指标由入院时的近一万下降到1千左右,凝血功能明显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神志恢复。
6月27日,苏奶奶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恢复良好,出院回家休养。
人工肝支持系统,为受损的肝脏争取黄金治疗时间
人工肝技术现已成为肝衰竭治疗不可缺少的新型治疗手段。不仅是生物毒素造成的肝损伤,酒精、药物等对肝脏的损害,也可以利用人工肝技术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 主要包括针对肝脏的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血浆透析滤过、反复通过白蛋白透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等。二医院肾内科利用DPMAS人工肝技术将一位重度酒精肝并肝硬化肝衰竭患者抢救过来,目前复查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蘑菇不可乱采,治疗迅速是关键
专家建议,一旦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后,定要尽早就医,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清除毒素。同时携带剩余的蘑菇样品,以备医生鉴定蘑菇的种类、毒性,进而确定治疗措施并判断预后。有患者1~2天后肠道症状缓解或消失,精神状态较好,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并造成损害,被称为假愈期,大约经过1-2天,病情又会突然恶化,危及生命。因此,蘑菇中毒患者症状消失后还应观察1-2天,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防止因假愈而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