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
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业导师和精神导师的双重职责。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首先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自身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特征和职责范围,要求他们更多的时间花在为学生提供学业的辅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上,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教师,他们在学院里的时间和精力大量投入到“辅导”方面。担任辅导员的大多是年轻教师,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的历练,突然一下进入“导师”的角色,有时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师生之间缺少信任,辅导工作效果不佳甚至于无法开展。
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建设,必须做到几个方面。
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控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自觉提高政治觉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积极主动掌握国情省情市情,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阵地。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积极武装,在实际中自觉践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武装头脑、占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地。建立辅导员理论教育培训机制,定期选派辅导员到各级党校和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训轮训,安排他们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学习体验,选送他们到基层、革命老区、边远地区进行挂职锻炼,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到国(境)外高校进行交流访学,提高综合素养。通过全方位的培养锻炼,提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更好地担负起精神导师的职责。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能力,增强学生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新时代复杂语境中,高职院校辅导员话语体系面临着新挑战,即情感性话语对宣传性话语的消解、平等式话语对权威性话语的消解、大众式话语对精英式话语的消解、互动式话语对控制式话语的消解,因此,辅导员要积极应对挑战,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防守为出击,创新工作方式,掌控主动话语权,达到思政工作润物于无声的效果。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正面导向,做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时代潮流,做当代大学生知识传播、思想交流的主持人,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第一时间帮助大学生解决疑点、难点和盲点问题;坚持阵地引领,做微信、微博、短视频新媒体的引领者,牢牢把控网络育人阵地的主动权,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
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成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贯穿整个校园和学生在校期间,因此,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和视野必须放眼全局。校方要让辅导员参与到全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不求深入,但求了解;不求全面,但求统揽。对于在学生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对症下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称职的辅导员,必须能随时捕捉到学生思想动态的点点滴滴,能了解和掌握到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波动,能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学业指导、感情生活、家庭状况起到指导、引领、劝慰、交流、共情的作用。辅导员如果能在与学生的教育相处中成为知心朋友、忘年好友、精神导师,那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作者单位:湖南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