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吴楚 实习生 刘泓铄
地面干净整洁、墙壁瓷砖锃亮,不锈钢治安岗亭、监控探头、玻璃防盗自动门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
6月18日上午,当附近相熟的访客再次走进荷塘区金钩花园小区,不禁感叹,业主自治使老旧小区“逆生长”。
2009年,金钩花园落成使用,共264户入住。由于物业公司管理不善,大家十分不满。短短4年,小区就解约了两家物业公司。
解约后,公共设施无人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居住环境越来越差,金钩花园成了无物管小区。
无物管小区一般规模小、设施旧,小区长期处于无人管理、无人清扫、无人维护的“三无”状态。株洲这样的小区并不少。数据显示,仅2018年全市无物业管理小区就达到587个。
小区是“大家”,没有了“管家”,就很难支撑下去。“那我们就自己管。”这是金钩花园业主们的想法。
业主自治,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并不容易。不仅需要达到“保洁、保安、保运转”的基本目标,还得带动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环境建设。于是金钩花园在街道办的帮助下,在2014年成立选举了第一届业主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做建设计划书,委员会讨论审批,通报情况,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签字,落项。宋彪林从小区决定自治开始,就一直在业委会和监委会工作。“建凉亭时,反对的比同意的还多。还说委员会挪钱自己花。”他直言每一次改造,中间遇到的困难都太多。
现在的金钩花园,时下小区的主流配置一应俱全,你看不出它曾经老旧的模样。 它是株洲市最早开始实施业主自治的小区,也是株洲推进无物业小区业主自治的范本。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无物管小区,都像金钩花园一样,在提质改造、业主自治的路上坚定地走着。
截至今年5月,在金钩花园所在的荷塘区,已有69个小区337栋、9650户、约30000居民成功实现自治。
去年,我市在各县市区85个无人管理小区推进业主自治管理,成效显著。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下,一批小区从过去“死水一潭”到如今“焕发生机”。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在去年的成功经验上,今年,我市还将在309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推行业主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