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理论宣讲的“受众、效果、影响”三要素,以“小、微、云”方式,创新开展基层宣讲活动,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
我市紧扣理论宣讲的“受众、效果、影响”三要素,以“小、微、云”方式,创新开展基层宣讲活动,人人讲、时时讲、处处讲,全覆盖、高站位、广密度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中国之治”制度优势,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汇聚起磅礴动力。目前全市共有2000多支宣讲队伍、1万多名宣讲队员活跃在基层,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微宣讲2万多场次,受众达100万余人次。
一、积“小”成“大”汇聚大能量。立足小人物、小场景、小故事,紧扣“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群众走上讲台,把话筒交给群众,让群众看发展、思变化,凝聚起全社会共学新思想、共谋新发展的强大社会正能量。从代表、委员、一线抗疫人员、道德模范到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邻里乡亲等身边人中重点选拔培养宣讲员。在机关、企业、农村,在家庭、社区、学校,在车间、公园、地头,一张桌子、几把板凳,三两群众围坐一起,宣讲员激情开讲。乡音俚语、小家细事,面对面交流,宣讲员们用“土话”“大白话”讲自己的故事、说身边的感动,谈谈身边真人真事、议议身边家常小事,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说事拉理中润物细无声地把党的政策理论说到老百姓心坎里去,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
二、尽“微”及“理”讲实大主题。通过设计微话题、打造微讲堂、运用微形式,把党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精准融入一系列“微”步骤当中,让理论宣讲直抵人心。先弄清楚群众想听什么、爱听什么,再确定讲什么、如何讲。设计一批结合党的政策理论、群众所思所盼、融合社情民意的微课题,把普通老百姓常谈常说的“小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再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校园广播站、职工之家、屋场夜话、赶墟会、社区广场会、微团课、农家书屋、干部夜校、乡村大讲堂、乡村大喇叭、乡村大舞台等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为讲堂,运用快板、展览、小品、戏曲、沙画、微视频、歌舞、宣传板报、领学领读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宣传,将全国两会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国家方针政策讲得“热气腾腾”,讲得入脑入心。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微讲堂”3000多个,开展各类活动1万多场,微讲堂上连天线下接地气。老百姓直竖大拇指:这样的宣讲帮我们理思路,明方向,管用得劲。
三、借“云”搭“台”拓宽大课堂。着眼于扩大宣讲活动的覆盖面、影响力,为了让更多人听到听好百姓宣讲的声音,株洲在“互联网+宣讲”上下功夫,用云课堂、云传播、云宣讲做优宣讲大载体,线上线下共同搭建理论宣讲学习大课堂。全域创建云课堂,运用先进的数据传播技术,全省首创开设株洲有线电视“株洲大学习”专区、智慧文化岛“学习视窗”、株洲公交移动课堂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理论宣讲学习云平台。全媒架构云传播,用好各类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株洲市直媒体及其“两微一端”与户外电子屏、楼宇屏、宣传栏等新媒体的融媒传播优势,将新思想、两会精神、战疫故事、中央省委重要部署及时整理编辑广泛宣传播出。全员开展云宣讲,充分把握受众需求,发动党员干部、宣讲骨干学习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微宣讲视频推选、线上视频宣讲、网络直播宣讲等活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网络媒体平台广泛开展“云”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零距离贴近基层、贴近百姓、贴近群众,飞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