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文人雅会 纪念先贤屈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骄阳暂歇,熏风拂来,6月18日,石峰公园蔷薇园中,株洲第六届诗人节·九畹端午雅集如约举行。

    “端午节临近,今天老友新朋共聚一堂,我们效兰亭之雅集,在此提早过一个诗人节。”活动开始,九畹书院院长、著名作家聂鑫森致辞。本土文人雅士齐聚,赏鉴古筝香茶,吟诵诗词,创作书画,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活动吸引了长沙、益阳等远道而来的文人参加。

    本次活动前半部是富有古典韵致的九雅文化表演。

    头一个节目是古筝演奏,古筝表演艺术家弦子素衣披发,纤手抚弦,铮铮琴音从指尖流淌,与伴奏里的淙淙流水交织,侧耳聆听,音符如山间溪涧,涤荡心尘。余音未了,风雅且别有禅机的香道表演又开始了,眼观、手触、鼻嗅,香道师张梅全身心地鉴赏和品香,表达了对先贤屈原的追慕、对传统文化的探寻。最后是传统茶道表演,同样充满着仪式感,古朴与风雅并存。

    这次活动后半部是谈论“诗词创作的传承与创新”,并吟诵诗词。

    “以往创作诗词,我会尽量避免重言叠字,现在我有了新的思考与实践。”聂鑫森分享了最新的感悟。受诗友启发,他近期重新研读唐诗,并联系一些戏曲的创作方式,挖掘到了“重言叠字”的妙用。比如唐代的《八至》诗:“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全诗用了八个“至”字,但读来并不觉得冗余,反倒颇有哲思趣味。

    老诗人程政对旧诗新诗均有涉猎。他坦言,近几年创作较少,却没停止对诗词创作如何反映时代的思索。在他看来,现代诗人对旧体诗词的翻新活用,值得研究与借鉴。他以郁达夫的《题剑诗》举例,诗中“九月霜鼙催木叶,十年书屋误刀环”二句,套用自唐代诗人沈佺期的诗句,但用得妥帖深刻,写出了时代感。

    话筒在圆桌之间传递,不少诗人结合创作经验,道出了自身感悟。座谈后,是诗词、书画笔会环节,大家或以诗抒怀,或丹青传情。对于现场创作的诗词,作者都声情并茂地作了朗诵。

    笔会结束,众人参与了九雅文化体验,釉下五彩瓷绘、茶道、香道、汉服、传统射艺、投壶等内容,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了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活动现场,5岁的刘宇航用一曲《西江月》古筝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参与体验环节后,他对汉服、射艺等产生了新的兴趣。

    传承优秀文化,创新体验场景。株洲九畹书院成立五年来,一直在探索多元化的方式,打造传统文化盛宴。诗人节端午雅集已举行到了第六届,活动初心在于以诗歌形式纪念屈原、唤起群众的爱国情感与民族意识,进一步弘扬传统礼仪,复兴民族文化,让更多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