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乡下的成年男子都爱喝酒。若有谁不喝酒,准会招来一阵讥讽,说酒都不会喝的男人还算男人吗?可是我爹不喝酒,从来不喝,真的,从我记事起就没见爹沾过酒。
我第一次见爹不喝酒是童年的一个夏天。
那是全国农业学大寨时期,上面常派国家干部下乡蹲点。蹲点干部都是吃派饭,派到谁家就由队里每天补贴大米一斤,钞票两角。
一天,驻生产队的粮站舒主任轮到我家吃派饭,
这下可愁坏了娘,娘也姓舒。娘想,娘屋人来了总得弄两个菜招待招待吧?但我家穷,还真弄不出。
娘正愁时,赶巧,哥和我那天在田里捉了小半篓泥鳅。
娘见了大喜,用手掂了掂,连说,咯就好哒咯就好哒,足有两斤多哩,我舒家娘屋人真是有口福哩。
晚餐,饭桌上摆了两荤一素,一大碗煎泥鳅,一小碗野葱炒鸡蛋,鸡蛋是从邻居家借的,还有一海碗小白菜,这可是我家过节才该有的菜谱。
舒主任见了很高兴,他随手从口袋内掏出一瓶半斤装的老白干。他用牙咬开瓶盖,对我爹说,老罗,你也喝点。说着,就要往我爹的碗里倒酒。
我爹急了,忙一手挡住酒瓶一手将碗端在怀里说,要不得要不得,舒主任您自个儿喝好哒,我从不喝酒。爹边说边向娘挤眼睛。
娘心领神会,说,是嘞是嘞,娘屋人,我当家的拜堂那天都没沾过酒,他是滴酒不沾哩!
舒主任见我娘这般讲也就不好再坚持了,说道,难得难得,那我就不勉强了,也省得倒了。于是,他就拿着酒瓶昂着脖子喝,呡一口酒呷一点菜。
后来,我还知道在村里的红白喜宴上,爹也从不沾酒。每当村里男人们吆喝喧天将酒令进行到底时,爹端着饭碗夹些菜,溜到一旁闷着脑壳扒饭,吃饱后就回家了。
我参加工作后,家庭经济情况有所好转。可是爹仗着读过三年老书,每次春节前都要亲笔写信交代我回家过年千万别带酒,说他闻不得酒气,闻着酒气就想吐。单位同事都说,你爹真好,给你省了钱了。其实,他们哪里知道,爹不要酒可酒钱是一个子儿也不能少的。我知道,爹要酒钱都是为了还没有成家的弟妹。
人啊,真不经老。转眼,爹和娘都满头白发了。
20世纪90年代的一天,娘搭话对我说,二伢,你爹今年进70岁,他一辈子没做过生日,今年爹过生日,你单位再忙也要抽空回来一下,让你爹高兴高兴哈。
娘的话让我想起了杜甫的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我就买了两瓶湘泉酒,心想,爹辛苦了一辈子,寿筵上爹不喝酒,我们几兄弟也要为爹醉上一回。
没想到,那天爹见了瓶装酒眼睛立马亮了,拿着酒对着亮光照了又照,连说好酒好酒嘞,是省里的牌子货。
晚餐,爹亲自开酒瓶,他首先给自己的杯子满上,然后将酒瓶交给老满,要老满将所有酒杯都斟满,这才举杯对着我们说,崽啊,瞧着你们个个成了家,连老满也快当爹了,爹高兴嘞!从今往后,爹就可以开戒了。说着爹一仰脖子杯底朝了天,他亮亮杯底又接着说,爹还要向全村人宣布,我罗老爹也是真正的男人!
不知爹是被酒呛了咋的,我分明瞧见爹说这狠话时眼中闪动着泪。我忙说,爹呀,你从不喝酒的,要悠着点,千万不能性急,当心呛了啊?
爹抹抹脸,笑了,说道,没事,没事,一小杯酒算什么呢?想当年……
想当年,你不是常说滴酒不沾吗?三弟一旁打断了爹的话。
谁知爹突然恼了,他将酒瓶往桌上一放,冲着三弟说,没错,爹以前是从不沾酒,那是因为家里穷,你们兄弟姐妹六个人像楼梯一样,个挨个,一大帮子的,那时想把肚子弄实都不容易,爹还敢喝酒吗?告诉你,爹的酒量,半斤八两醉不倒,不信?去问你们的娘。
娘一听忙接口说,是嘞是嘞,你们没出生时,爹在你们外公家做客,被你们大舅二舅足足灌了半斤多酒,回家的半路上我的脚崴了,走不动了,你们的爹硬是一口气将我背了二里多地哩!
好啦好啦,不要再讲陈年旧事了。爹挥挥手制止了娘,娘住了口。爹又举杯说,喝酒喝酒。我们齐道喝酒喝酒。随后,我们依次向爹敬酒,爹照接不误,连喝了六杯而无醉意。
爹还真是好酒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