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鸣
【稳住小店经济,也就是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搞活小店经济,也就搞活了一部分地方经济。】
日前,笔者到家门口的一日杂店购买日用品,与店主聊起了小店生意。他长叹一声:“现在的小店经济不好做啊!”并透露附近有两家同类型店铺和两家水果店,已于近期关门,一家快餐店一直亏本经营,自己店铺由于有产权无直接的场地成本,才撑了下来。
其实,店家老板说的这一现象,目前还有一定普遍性。据统计,全国小店约为一亿家,带动三亿人就业,但目前不少小店经营面临困难。看来,这场疫情肆虐,对小店经济的影响还远未消除。
自按下经济重启键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小店经济的扶持,“现在的政策和做生意的环境实在好。”店主说,像他这样的小店,不用纳税,只要安心经营就是,可生意硬是兴旺不起来,如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不进一步采取措施,小店经济萎缩之势还有可能蔓延。
喊破嗓子不如干个样子。当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要有专门的机构关注小店经济,要有专门的人员帮助他们了解、落实和享受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小店经济的政策。如现在已经或正在实施的诸如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减免国有物业租金;对非国有物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租赁用户业主由平台企业给予补贴;免征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等至今年底,并对中小微企业的稳岗失止保险返还比例提高至100%等。这些“实打实”和“硬碰硬”的优惠政策,都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逐一落实到位。当然,小店经济的老板们自身也应在危机中倍加珍惜政策红利,在打造特色小店、传承老字号、丰富优质商品,提升服务质量和自觉转型升级等方面多做文章。
稳住小店经济,也就是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搞活小店经济,也就搞活了一部分地方经济;大产业要发展,小店经济也绝不能忽视。但愿城市决策、经营和治理者们,多为小店经济排忧解难办实事,落实政策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