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对于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要像啄木鸟一样,紧盯不放,直至问题整改到位。】
“要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我们下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
脱贫质量“回头看”开展以来,株洲通过拉网式、地毯式的大排查,基本摸清了问题,掌握了“家底”。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地推动问题整改,确保所有问题在6月底前见底清零。不同于以往的工作方法,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在“战术打法”上也要适时调整,必须把“精准”二字贯穿问题整改始终,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对标对表务必精准。全国脱贫攻坚普查验收是一场“考试”,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方案就是考试大纲,建档立卡户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县普查表就是真题试卷。必须严格对照普查方案,查漏补缺、及时整改,确保每项指标都一一达标、全面过硬。同时,要加强对普查方案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整改举措务必精准。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每阶段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战术方法也要因时因势而调整。当前,部分市直部门、县市区的整改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习惯于“大呼隆”“简单化”的做法。这种粗放式的工作方法,很容易导致整改任务“空转”,必须强化精准思维,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制定个性化的整改方案,确保问题逐一整改到位。
督促检查务必精准。相比于前一阶段的暗访督查,现阶段更多的是要进行“明查”,对照问题清单,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查看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于问题整改不到位的,要像啄木鸟一样,紧盯不放,直至问题整改到位。同时,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领导干部要挂帅出征,采取机动式、点穴式等督查方式,推动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输不起、也不能输的硬仗。在“大考”前的最后一刻,大家务必要振奋精神、奋勇担当,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一鼓作气巩固脱贫成果,攻克最后堡垒,确保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