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好田野里的“一把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全媒体记者 肖捷

    通讯员/熊秧

    株洲日报讯 茶陵县湖口镇的秸秆再也不用“一烧了之”了。该镇南江村老谭种养合作社引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让农民手中的秸秆也可以卖钱,并“变废为宝”。6月中旬以来,该合作社忙着收储全镇农户的各种秸秆,好将其加工成饲料,或制作成有机肥。

    老谭种养合作社是湖口镇一家以开发油茶、种植果树、养殖黄牛为主业的专业化合作社,现有油茶林和果园近1000亩,存栏黄牛几十头。负责人陈光明是湖口镇人,其在云南创业时接触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他意识到这个项目前景广阔,便回家乡,创办了合作社,并进行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陈光明投资近200万元,买来粉碎机和发酵机,建立厂棚和发酵池。并雇请当地85户贫困户,以每亩30元的价格,走村串户地回收农户的各种秸秆,包括稻草、花生苗、油菜秆、玉米秆等。至6月26日,其收购面积已达500亩。

    此前,陈光明已在自己的合作社进行尝试:秸秆收回后,经过粉碎、发酵等环节,制作成畜禽的饲料和果园的肥料。该合作社所养殖黄牛的饲料、所种植果树的有机肥已实现自给自足。

    下一步,陈光明计划增加机械和人力投入,扩大秸秆回收、加工规模。在每个村设定联系人,实现“一村一点”,辐射周边村镇。致力将老谭种养合作社打造成茶陵县第一个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合作社。

    据湖口镇政府估算,全镇每年可产生秸秆5000吨,如能综合利用其中的九成(亦即4500吨),则每年至少可节约粮食200吨、少施化肥700吨。不仅如此,秸秆不再焚烧,还可减少空气污染,并让农村人居环境变得更干净,真是一举多得之举。为此,该镇已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全力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合作社)的发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