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廖明
通讯员/陈柯达
株洲日报讯 今天,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其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按照“全过程监管,分阶段负责”的原则,我市严格实行“净地”供地,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实现供地率和闲置土地处置率双达标。
我市始终贯彻执行国家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决策部署,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效益。5月1日起,全域推行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增加了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截至6月底,全市完成补充耕地验收3493亩,其中水田626亩、旱土1164亩、旱改水1703亩;编制补充耕地方案并挂钩项目6个,总面积1486亩,占用耕地面积430亩,其中水田面积329亩、旱地面积101亩;开展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已整改225个,整改率为83.6%,耕保保护督察工作排名全省前列。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加快推进国家耕地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实现拿地开工、拿地拿证,完成“标准地”出让试点工作,同时将“标准地+承诺制”推进情况,纳入2020年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价指标,鼓励各县市开展“标准地”出让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