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路人” 现在指迷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讲述人:禁毒志愿者 黄刚(化名)

    6月15日凌晨4时,我匆匆洗漱完戴上口罩,开着小货车来到中南蔬菜批发大市场。和商贩们一阵讨价还价后,我将需要的食材搬上了车。早晨6时,餐饮店开门了。早上的客人不多,我和妻子足以应付。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餐饮不好做,妻子曾提议将店铺盘掉休整一段时间,可我舍不得,毕竟这是我戒毒成功后的第一次创业。

    我原先因好奇而吸毒,有4年的吸毒史。2013年,我被送入株洲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刚入所时,我的情绪并不稳定。在管教民警的帮助下,我在2015年成功戒毒。

    为了确保不复吸,在管教民警的建议下,我离开了之前的圈子,开始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盟了一家餐饮连锁店。为寻找合适的店面,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株洲的大街小巷,蹲点看人流量。为了省钱,还自己动手装修铺面。终于,开业当天,店铺人气爆满,一天的营业额有几千元。如今,我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如何让更多的戒毒人员像我一样真正远离毒品?从5年前开始,我就成为一名禁毒志愿者,在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回到强戒所,用亲身经历感化戒毒人员,并分享自己融入社会和成功就业的经验。宣讲时,我并没有什么空话套话,作为一名曾经的“瘾君子”,我知道那些戒毒人员心中的忧虑,更懂得他们需要的不是“教育”,而是“鼓励”。

    从被转化者向宣传者转变,角色的转变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值得高兴的是,去年,我还获得了戒毒典型银奖。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吴波 整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