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突破口 温情驱“心毒”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正在和戒毒人员谈话。吴波 供图

    讲述人:株洲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大队副队长 陶德胜

    6月14日下午3时,我开始了为期14天的封闭备勤值班。

    “这两天,戒毒人员的心理状态如何?”刚值班,我便召开了队务会,逐一摸排戒毒人员的情况。会上,有同事报告称,重点戒毒人员李好(化名)的情绪非常消极。

    这个特殊对象确实是队里的“老大难”,当晚,我决定亲自和他来一场谈话。

    李好曾有个美满的家庭,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他的社会经验丰富,坏事也没少干,2003年曾因抢劫被判刑。即使那样,亲友都未曾放弃他,直到他沾上毒品。

    2018年,即将完成第一次强戒时,李好的妻子离他而去,父母、女儿也与他形同陌路,经受不住打击的李好选择了自杀。

    所幸,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他被救了回来。“毒戒了有什么用?我的家都散了!”再次被送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李好用暴躁、冷漠封裹自己,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样。

    其实,像李好这样的戒毒人员既是吸食毒品的违法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特殊的病人。在帮他们摆脱毒品的同时,如何为他们驱散“心毒”,对我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伤口还疼吗?冷敷了没有。”刚坐下,我便对他嘘寒问暖。

    李好并未回应我,依然耷拉着脑袋。

    “你的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再这么消极下去。”我依然苦口婆心地劝说。

    终于,他冷漠的面庞闪过一丝愧疚。见他有些反应,我牢牢抓住“亲情”这一突破口,有意无意地跟他讲起家中故事,讲起子女教育的心得。慢慢地,李好卸下了“无所谓”的面具,红着眼眶说道:“我还有回头路吗?”

    “只要你不放弃,我们会帮你回家的。今天特批你一个亲情电话,问问爸妈和女儿的情况……”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谈话结束后,李好的脸上终于有了微笑。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吴波 整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