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时代主旋律 昂扬奋进新征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罗欣

    通讯员/周武旺

    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砥砺奋进中实现。

    举办“学习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知识竞赛等赛事,以赛促学推进新思想在株洲大地落地生根;株洲成为全省入选光明日报《70年70城》的两个城市之一,是全省唯一入选央视网《人民记忆·70年70城》的城市;夏昭炎获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以中部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成功创建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炎帝陵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

    翻开2019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绚丽长卷,亮点闪耀,催人奋进。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推动主题主线更加突出,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深厚,为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株洲提供了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

    新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

    “今天,你‘学习强国’了吗?”自2019年1月学习强国平台正式上线以来,上强国、学时政、看视频、比学习、晒积分,已经成为我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扎实推进平台推广使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通过PC端和手机客户端,学新思想、学理论、学业务、学方法。据统计,全市现有学员22.4万,学员数占党员总数比超过100%;107家单位设立了学习管理员,累计向学习强国平台供稿3000多篇。

    让新思想落地生根,坚持做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市委常委会议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制度化,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集中学习13次,参学率达98%以上。组织开展“全市大学习,机关走在前”活动,机关干部全员参加应知应会大测试。

    强化理论宣传普及,让理论走近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2019年,全市广泛开展“新思想进基层”百姓微宣讲比赛、“学习新思想 建功新时代”知识竞赛、选树“学习达人”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报告会、“百人百天千场宣讲”、“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建设新株洲”社科普及活动等六大主题活动,开展微宣讲2万多场,覆盖60多万人次;全省首创利用“智慧文化信息岛”电子屏开设学习视窗,对全市20万有线网络电视用户实行“定向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2019年9月29日,“与共和国一起成长”株洲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开幕。荣誉之光、改天换地开新篇、风雨兼程永向前、东方风来满眼春、逐梦奋斗新时代五个版块,875张图片、111个视频宣传片、539件实物或模型,参观者仿佛置身时光隧道,重温历史时刻,感受社会发展变化。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精彩不断,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红色故事话国庆,组建“传承红色基因”株洲红色宣讲团和先进事迹报告团,编印《璀璨新城耀三湘——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株洲发展实录》等,唤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浓墨重彩颂国庆,央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栏目之《湖南:芙蓉国里尽朝晖》篇,五分之一时长聚焦株洲;光明日报社全媒体平台推送《70年70城》系列特稿中,株洲成为全省首发;央视网《人民记忆·70年70城》宣传活动,株洲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点击量突破1200多万;举办“壮丽70年·澎湃动力谷”第三届全国网络媒体看株洲大型采访活动,50家国家主流媒体齐聚株洲、推介株洲。欢歌笑语庆国庆,参加“我和我的祖国”湖南省百万职工同声唱活动,获总展演金奖。

    网信事业在守正创新中担当作为,凝聚起强大正能量。网上群众路线践行了初心,开展“城乡统筹 幸福株洲”网上群众路线专项行动,组建各级微信群组27115个,直接联系群众172万余人,一大批困扰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网络舆情化解了“忧心”,就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清水塘搬迁改造等重要工作开展专题舆情分析,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新媒体建设增添了信心,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打造了一批优质新媒体品牌。行业规范管理减少了操心,成立市新媒体协会,吸纳会员单位81家,促进新媒体规范发展。网络安全工作付出了恒心,有效提升了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人心、引领社会,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加强阵地建设,着力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株洲好故事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2019年9月12日,一场以“新时代的中国:创新湖南 融入世界”为主题的全球推介活动,让湖南成了外交部蓝厅的主角。来自我市的中车电力机车、醴陵瓷器、攸县“洪氏剪纸”在活动中精彩亮相,向世界展示属于株洲的独特魅力。

    让株洲好故事传遍全国、走向世界。2019年,我市共组织新闻发布活动130余场,在上级媒体共刊发重点稿件7000余条。协调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红网等11批次央媒、省媒来株采访调研;精心策划“株洲市2019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己亥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经贸交流系列活动”宣传,近30家央媒、省媒、港媒、台媒等现场参与报道。株洲广播电视台《清水塘老工业区产能全面关停,开启株洲发展新空间》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媒体。积极参与“晒幸福-图说湖南40年”摄影大赛,14幅作品获奖,获奖数为全省市州之最,其中《飞跃株洲》获特等奖,是全省两个特等奖之一。

    抓好队伍与阵地建设,讲好株洲故事。顺利完成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单位机构改革任务;扎实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市1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均已挂牌,基本建成1+N的县域全媒体矩阵。“株洲发布”新浪微博连续三年荣获湖南党政类微博榜单第一、头条号64次获得全国地市发布周榜单第一;全省县级政务微信榜前十株洲占八席,“在荷塘”微信公众号连续28个月成为全省县级政务微信第一。

    文明之风沐满城

    “大办丧事,在尽孝的同时也有要面子的想法。这次的丧事操办,真正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真孝顺。”云龙示范区蛟龙社区居民凌真说。

    为刹住大操大办的歪风,蛟龙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确定了社区居民办理红白喜事的标准和流程,对党员及其家属宴席桌数和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也正因此,凌真为病逝父亲简办丧事,土葬也改成了火葬。

    这只是全市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城乡处处劲吹文明新风。

    2019年,我市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大力推进“双十文明行动”,建设建宁驿站173座、停车位1500个,提质改造285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的“微”幸福。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出台了《株洲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目前已完成689个中心(所、站)的建设。攸县作为全国试点县,已成立了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9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试点探索做法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推介。

    注重先进典型引领,坚持品牌活动带动,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1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1人入选“湖南好人榜”;中车株洲电力机车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爱心屋分别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群众文化获得感节节攀升

    精心创排、讲述中国高铁人故事的电视剧《最好的时代》,成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重点推荐剧目;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现代湘剧《云阳壮歌》巡演25场,广受好评;原创民族歌剧《英·雄》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动力谷之歌》在城乡传唱……

    2019年,我市迎来文艺事业的又一次高峰。这一年,全市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余场次,观众50余万人次;“欢乐潇湘·欢乐株洲”群众文艺汇演活动105场,900多个节目中选拔13个参加全省评选,获4个特等奖、5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整体获奖情况全省第一。知名作家走进株洲·中国动力谷、清水塘老工业区改造等重点项目采风创作,报告文学《奔跑吧,霞湾港》等创作项目相继在全国文艺平台发表。

    不止是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领域全面发力,群众文化获得感节节攀升。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门前三小”模式被积极推广,全市建成门口小广场300多个,被人民日报、中宣部《每日要情》、文化部《每日舆情摘报》等推介;完成免费放映公益电影18907场,观影人数超200万人次。文旅产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互联网+文化消费”模式,全市文化消费平台注册用户突破30万,交易额超亿元;完成全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工作,举办文旅专场推介会,加强湘赣边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出6条株洲经典旅游线路。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