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理平
近期,我市复工复产工作按下“快进键”:云龙万达广场、华晨湘江大都会等一批项目集中开工;炎帝陵、酒埠江等景区陆续开园迎客;芦淞服饰市场群企业转战线上求生存,通过直播带货抓转机……可以说,株洲街巷的烟火气息渐渐回来了。
据市工信局统计,截至3月1日,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已复工1481家,实际复工率达98.2%;员工到岗22.3万人,到岗率为79.2%。这说明,我市复工复产工作卓有成效。新冠肺炎疫情这只“黑天鹅”的出现,对我市经济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前期压抑的需求产能不断得到释放,加上系列惠企政策的落地,全年影响定能得到弥补和对冲。
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全市上下必须坚决克服经济发展“缓一缓、等一等”的想法,坚定目标不动摇,强化举措不松劲,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千方百计把受疫情影响耽搁的时间抢回来、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受疫情影响,我市有的企业存在物资短缺、员工难返岗、物流不畅通、市场难开拓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开展“温暖企业行动”,全面落实我市“暖企十条”“农八条”“工十条”等复工复产政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精准帮扶、贴心服务,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部门、工作措施、解决时限,全力为企业纾困、减负、赋能,推进复工复产更稳一点、更快一点、更好一点。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次大考。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在复工复产一线敢打头阵、主动担当、为民服务、一抓到底,想方设法解决复工审批流程复杂、企业防护物资短缺、用工不足、农民工返岗难等实际问题,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