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 “大”有可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李支国 俞强年

    通讯员/黄进 何丽丽 胡晓雨

    一家家企业陆续复产,一个个项目加快开工……连日来,我市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运用大数据、紧抓大项目、盯住大产业,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项目建设,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大数据智能化大显身手

    疫情,影响企业用工。向数字化、智能化要生产力,既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特殊时期推动复工复产的有效途径。

    3月4日,北京汽车株洲基地。二工厂冲压车间里,身形巨大的冲压设备发出“隆隆”的轰鸣声,各型冲压件鱼贯而出;焊装车间里,193台机器人舞动臂膀,将一个个冲压件组合成汽车“骨架”;总装车间里,智能物料运输小车安静地沿着轨道自行穿行,把零部件准确送到每个工位……“‘零感染’风险的机器人,安全可靠。”公司技术人员说。

    该公司还自主开发“员工健康云系统”,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对员工的工作、生活轨迹实行24小时闭环管理、全员健康动态管理,确保防疫、复工“两不误”。

    芦淞服饰市场群,各店主借助快手、抖音、微信等网络平台,危中寻机蹚新路。2月28日晚,株洲王府井百货试水直播带货,芦淞区区长杨晓江亮相抖音直播平台,11个小时,线上销售额超过240万元。

    307个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重大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越是关键时期,越要目标坚定,抓紧抓牢项目建设。

    3月3日,春雨中,我市吹响2020年开工“集结号”:57个新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66亿元。

    今年是清水塘生态新城建设的关键年,在清水塘投资集团及项目管理公司的协调和帮助下,临江路湘江大堤三个排渠口、清水塘大桥和清霞路二期现已复工。“我们有信心,实现清水塘大道、清霞路5月份建成通车,以及年内完成清水塘大桥下部结构施工的既定目标任务。”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奇点汽车、汉德车桥、三一智慧钢铁城……项目建设马力开足,项目方千方百计抢工期。

    下转A2版①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