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编者:梁由之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书籍简介:

    2020年3月5日是汪曾祺百年冥诞。本书是为纪念他诞辰百年而编选的文集。全书收录了60位作者追忆汪曾祺的文章,从宗璞、邵燕祥、铁凝、王安忆、叶兆言、孙郁、张抗抗到史航等人,辈分相隔了好几代人,身份也千差万别无禁忌。内容对汪曾祺的生平、性情、爱好、创作、戏剧、饮食、烟酒、书画、旅行均有涉及。从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饱满而笃实的作家、一个也是人间烟火的凡人的一生。

    本书由梁由之编撰,此前他曾重印过汪曾祺生前的自编文集,并策划过数个汪曾祺选集系列。汪曾祺长子汪朗评价,“经一人之手把汪曾祺的作品弄出这么多花样来而且章法分明像模像样的,梁由之先生应该排在第一。”

    《你信大爱我信你——潇湘家书·抗疫篇》

    编者:潇湘家书活动组委会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书籍简介:

    三千战“疫”家书,一部煌煌“史记”。本书从医务人员等一线抗疫群体书写的3000余封抗疫家书中,精选81封,近18万字,汇编成册;采用图片+书信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个平凡人的真实故事,呈现一部湖南民众的抗疫心灵史书。

    “小胖子,妈妈好想抱抱你”“妈妈不敢疲惫,因为患者需要我”“我懂你,请安心战斗”“等你平安归来,再看繁花盛开”“记者,从不是旁观者”“今夜无眠,深情致谢”……一封封书信,一句句承诺,一个个平凡、真实又感人的故事,那些牵挂、思念、坚守和希望,不仅是潇湘儿女细腻、丰厚而温暖的内心世界,更是一部湖南民众的抗疫心灵史。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作者:[英] 张夏准 著

    译者:蔡佳 译

    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书籍简介:

    当今的发达国家正在试图踢开那个能使发展中国家爬到顶端的“梯子”,即向发展中国家介绍所谓的“好政策”和“好制度”,以此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十分微妙,发展中国家往往幻想得到发达国家的真诚帮助,而发达国家则处处遏止发展中国家登上发达的台阶。

    这是为什么?

    该书的作者为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韩国发展经济学泰斗张夏准。作为从当年的“第三世界国家”走出来的经济学家,张夏准青少年时代的经历,无疑对他的经济史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本书里,一方面,他以经济发展史、对比分析及数据,阐述发达国家的致富进程,揭示英美历史上的高额关税、减少外资限制规定背后的意图。另一方面,他试图通过这本书告诉大家,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制度才是真正的好政策和好制度。本书2007年在中国出版,10多年后,当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系列变化后再版,或能给读者不一样的感悟。

    这个超长假期——

    你注册 有声阅读会员了没?

    (听一听,把文字交给耳朵。)

    在疫情影响下,有声阅读成为出版业的“战疫”的先锋,很多有声阅读平台迅速做出了反应。喜马拉雅推出了免费会员活动,免费领取了喜马拉雅App会员的用户可以畅听11400张专辑,其中包括《庆余年》《将夜》《斗破苍穹》等10000多本精品有声小说。“凯叔讲故事”App也在元宵节前免费开放1万多集精品故事供全国孩子畅听。

    这是有声阅读行业全方位崛起的一次临时预演吗?未来5年,甚至20年,我们将看到有声阅读行业发生什么真正的变化吗?英国领先的有声读物和数字服务提供商WF Howes的出版和商务主管多米尼克·怀特(Dominic White)撰文指出,未来20年,有声阅读行业将被科技深刻改变——变得更好。

    “语音技术”将是下一场革命

    在基于文字和屏幕的当下,这可能还难以想象。但是语音识别应用程序——例如搜索,设备控制,购物和社交媒体——将取代屏幕。实际上,这个趋势现在已经出现了:据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有声阅读)习惯,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高达28.4%。

    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发达国家的智能音箱普及率已经达到47%。下一代会认为我们这些老古董不停地在小屏幕上轻敲一下,是多么奇怪。

    可穿戴智能设备可以让虚拟助手始终处于我们的支配之下。例如亚马逊的智能指环Echo Loop,你可以对着自己的手指轻声发出指令,相当于把智能助手Alexa随时放在手上。你不再需要拿出电话,甚至,不再需要电话。

    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有声读物将成为新一代语音应用程序的受益者。我们已经习惯了语音的轻松和便捷,而品牌必须提供统一的产品。有声读物代表了更成熟的移动产品技术,而屏幕在其中只扮演着很小的角色。

    有声读物代表了更成熟的移动产品技术,而屏幕在其中只扮演着很小的角色。

    每本书籍都将拥有音频版本

    由AI驱动的用于有声读物生产的应用程序将飞速发展。AI讲述人可以是采样演员,也可以是与书籍或品牌相匹配的“定制声音”。这项技术将通过完全自动化来提升音频的质量,从供应商的角度则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速度。

    机器人永远无法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但是对于某些领域,比如学术界,“机器声音”则是可以接受的。此外,录音工具的价格将降低,并且将更易于使用,家庭工作室也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音频。我们没有理由不让所有新书都以音频形式出版,这将为消费者提供难以置信的丰富选择。

    有声读物将成为像电影一样的艺术。随着AI录音的流行,出版商将努力提高重要产品的声音价值,比如那些非虚构类的有声读物,听起来可能会像是纪录片,而小说则像是一场声音电影大片。尤其是童书领域,知名作者的作品将由名人的声音,原创音乐,还有完美的音效来共同演绎。

    图书馆将加强有声读物馆藏

    为了弥合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造成的不平等,各国政府将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资。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图书馆的数字馆藏已经成形,数字服务模式逐渐成熟,开发了大量面向读者的应用程序。未来,公共图书馆有可能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实现全天24小时开放。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达的医疗保健将使我们在老年时仍然充满活力,成为有声读物的庞大听众群体。目前,音频已经是图书馆借阅的热门类别,随着大众市场需求的增长,数字有声书也将在图书馆采购预算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语音辅助搜索音频将普及。“给我讲个故事”,或者“推荐一部由索尔·赖希林(Saul Reichlin)或类似演员主演的意大利背景的惊悚片”——这样的搜索指令将成为常态。智能辅助工具将在海量的大数据中发现消费者需要的东西。

    用户不需要进行无休止的搜索、研究,而只需要与虚拟助手进行简单的对话就可以。在语音环境中,集成了音频特性的大数据将更为深入有用。

    种子已经播种下,也许更重要的问题是“何时”将发生这些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音频将在未来出版业中扮演关键角色。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