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战疫魔 醴陵大地涌春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文/李逸峰 张勇 彭丽娜 彭雪飞 供图/醴陵市委宣传部

    有一种精神,叫做无畏;有一种力量,叫做奋斗;有一种信念,叫做必胜。

    渌江风光带,花红柳绿;企业车间,机器轰鸣;项目工地,热火朝天;田间地头,绿意盎然;商场超市,秩序井然……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醴陵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以赴打好这“两场战役”。阳春三月,瓷城醴陵,处处春潮涌动,生机勃勃,正回归城市熟悉的模样。

    1

    “六个全力”,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醴陵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推行“六个全力”,即全力履责、全力摸排、全力管控、全力救治、全力保障、全力引导,织牢疫情防控网。

    鼙鼓催征,号角疾鸣。1月24日,醴陵市与全省同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醴陵市委书记胡湘之,醴陵市委副书记、市长董巍等领导赶赴一线,靠前指挥,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该市完善应急机制,市委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12个工作组,实行“一案一专班,一类一对策,一日一督查,一事一调度”,累计下发222个交办函、60个调度令、特别提示200余条;开展督查568次,累计排查“四类人员”5338人,2月3日以来新入醴重点人员7629人,涉外人员44人。在城区设立6个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338人。制定实施“十不准”,停办红事1835起,简办白事827起。确定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确定醴陵市中医院为定点收治后备医院,对外地新入醴人员和有需求的群众做到该检必检,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该市2026个基层党组织、4.6万余名党员闻令而动,签订《“十带头”承诺书》,带头亮身份、践承诺,主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主战场;5600余名医护人员冲锋一线,坚守急难险重岗位,37名医护人员分别支援湖北黄冈、株洲渌口;1300余名警务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6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各个角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0万场次;800余名网格员蹲守社区、小区防控一线,奋勇争先。他们,用大勇和大爱,用智慧和信心,守护着这一座城,守护着一城百姓。百万瓷城人民,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凝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构筑起防控疫情的坚实堤坝。

    加大资金保障,打好疫情防控战。该市统筹资金2000余万元,调配12家储备企业、37家配送企业和26台运输车辆保障供应。支持企业转产、生产防疫物资,韶峰服饰日产隔离服2000件,润富祥服饰、鹭亿达、湘龙机械3家公司累计可日产口罩20万个。

    2月24日,醴陵市疫情防控等级调为低风险地区,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3月1日,随着最后一例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该市8名确诊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截至3月11日,该市连续32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疑似、待排除病例全部清“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

    “五条保障线”,弹好复工复产“五线谱”

    “工作场所消毒了吗?防疫物资准备得怎样?有多少人复工?都通过了审核吗?”3月10日一早,醴陵市驻企联络员王清波来到株洲中模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详细询问,仔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容许任何一个疏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醴陵市委、市政府心系企业,关怀备至。不仅给公司提供了口罩、体温枪等防疫物资,还派出联络员到公司现场督查,指导复工,为企业排忧解难,让我们十分感动。”2月20日,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东来将一面锦旗送给醴陵经开区。

    醴陵市共有中小企业5550家,其中规模企业899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该市多措并举、精准发力,通过“五条保障线”,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90%以上的企业已复工,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返岗员工近10万人。

    联通员工健康保障线。实行“上门快检、派员驻守、跟踪督导、属地服务”,对员工做到24小时无缝隙管理。企业把好员工摸排关,镇街把好员工比对关,属地把好员工备案关,累计比对3万余人。

    畅通交通运输保障线。全面撤除所有道路硬隔断、软隔离,城市公共交通、巡游出租车全部恢复运营,对企业员工上下班实行“点对点”班车服务。为300余家企业开辟海关备案“绿色通道”,签发原产地证194份,签证涉及出口货物金额649万美元。

    开通防疫物资保障线。搭建企业防疫物资购销服务平台,建立物资需求微信群,帮助697家次企业出单购买一次性口罩150余万个、测温仪588只、消毒液3260公斤,免费为复工复产企业发放预防中药近30万袋。

    疏通惠企政策保障线。出台“十条”政策措施,从资金、减负、用人、服务等方面,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渡难关。目前,共有3096家企业已申请办理政策兑现,646家企业已办结,预计可为企业减免费用2000余万元。金融机构累计推出5.65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比原有利率下浮15%左右。

    打通环境优化保障线。深化“温暖企业行动”,职能部门分片组团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500余名科级干部担任驻企联络员,“一对一”帮扶企业。目前共收集问题351个,化解率达80%以上。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等方式,加快审批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解难题。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市14个株洲市重点新建项目已开工12个,22个重点续建项目全部复工。

    3

    “七个抓实”,绘出春耕生产“好风景”

    醴陵市浦缘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出产的黄瓜较出名,首批产品将于4月初上市。“春季常有大风、倒春寒等灾害性天气,要及时调节棚内温湿度,防止病虫危害。”近日,省派科技特派员梁成亮借助微信,给合作社负责人黄建明发来了农业生产指导信息。

    醴陵是全国重点粮食高产地区、全省茶油大县、全省生猪调出大县。今年,该市确立“一个确保”(确保增产增收),“三个结合”(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做到政策扶持、农资储备、农机助力、技术指导、田间管理、复工复产、产销对接“七个抓实”,助力春耕生产。

    一年之计在于春,抢抓生产不误农时。疫情期间,醴陵市积极与省、市、县科技特派员和科技专家服务团成员对接,推广“互联网+生产”模式,专家们通过电话、微信、QQ视频等方式,指导春耕生产,提供咨询服务。该市成立由200名科技特派员和本土农技人员组成的“农技专家团”,分成75个技术指导小组,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春耕生产。

    冬去风暖处,低头忙春耕。2月26日,醴陵市人武部组织左权民兵应急连部分官兵,带上1万多株沃柑苗和10余吨复合肥,来到开国上将宋时轮故里、株洲军分区联点帮扶村——枫林镇时轮村,接受红色教育,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向当地贫困户、种植户分发复合肥等物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该市调度650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共储备水稻种子900吨、化肥7970吨、农药50吨、农膜320吨,调拨在途化肥13130吨,有效满足春耕生产需求。组织乡镇销售(维修)网点、农机技术人员在春耕作业前检修农机具1031台(套),储备各类农业机械9300台(套),已装备24台自动育苗机。

    截至目前,该市粮油、蔬菜、饲料及畜禽屠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复工,3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00余家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复工。该市还开展“消费扶贫·爱心助农”活动,组织173个益农信息员收集各地滞销农产品和农资供求信息,已完成23个村级农产品上线工作,推广产品达100多种。

    今年计划实施

    重点项目192个

    3月3日,醴陵市五彩广场等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五彩广场项目位于醴陵大道与国瓷路交汇处,总投资额约4.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亿元,计划引进全国500强天虹百货商场管理团队及上市企业金逸影视,将有利于提高醴陵市城北片区整体品质。项目明年6月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年利税超过2000万元。

    恒茂鲲鹏计算机产业配套基地项目,拟投资3亿元,主要用于鲲鹏服务器配套上游产业及其它周边配套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推动醴陵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华联华瓷汇总部项目是华联瓷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大项目,总投资2.68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营业收入10亿元,利税3000万元。

    据了解,2020年,醴陵市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92个,总投资6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2亿元。其中,列入株洲市重点项目共计70个,总投资3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3亿元。

    今年扶贫工作目标“23456”

    “感谢工作队和村委会帮助,疫情期间没有收入,十分着急。现在有事做了,心里踏实多了。”近日,醴陵市茶山镇筱溪村士诚食品公司复工,在扶贫车间务工的16名贫困劳动力开心地说。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连日来,醴陵市优先安排1000余家涉贫企业、合作社复工复产,帮助10289名贫困户就业;下派200余名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春耕,为贫困户协调农业机械230台、化肥120余吨、种子1900公斤。目前,该市11195户37203名贫困人口无一人感染,无一户因疫返贫。

    2020年,醴陵市扶贫工作思路为“23456”,即完成1475户3447名剩余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持续巩固已退出17个贫困村及33756名已脱贫人口的退出和脱贫成效两大任务;运用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从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查暗访通报三个举措;抓好基础工作、两个帮扶、风险防控、挂牌督战四项工作;实施政策保障提升、问题整改普查、社会扶贫增力、干部培训强化、榜样带动引领五大行动;抓实就业、产业、教育、健康、住房保障、饮水安全问题六个清零。

    2000余名机关干部 一线战“疫”

    2月12日,醴陵市印发《“机关干部上前线、合力打赢防疫战”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市镇村三级干部联动工作机制,以小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为单元,打好疫情防控“口袋战”,确保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措施落地见效。该市市直各单位、驻醴有关单位选派工作队到村(社区)参与防控工作,每村(社区)派驻一支工作队,每支工作队不少于3名干部,确保270个村(社区)全覆盖。

    2月13日起,该市2396名机关干部臂戴“红袖章”,身穿“红马甲”,戴好口罩和手套,进社区、进超市、进农贸市场,在村(社区)党组织统一组织下,做好排查摸底、宣传发动、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日常检查等工作,全力以赴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战斗员”和“信息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0名一线医护人员受嘉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醴陵市5600余名医务工作者不惧安危,冲在一线,无私奉献。2月23日,醴陵市给予黄立等10名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嘉奖。

    作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抗击疫情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工作组组长,黄立每天十分忙碌,调整优化救治流程;尹泽黎是此次支援黄冈医疗队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分队长,大年初一,他带领13名队员紧急奔赴黄冈;作为一名院感专家,醴陵市中医院副主任护师廖立梅,在武汉江夏区方舱医院支援抗疫,被评为先进个人。

    此外,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醴陵市中医院、醴陵市疾控中心3家医疗机构也受到嘉奖,图兰朵酒店被授予“疫情防控特别贡献单位”称号。

    春日采茶忙

    五彩广场效果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醴”,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魄力与勇气;这“醴”,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责任与担当。这“醴”,正待春色满园、疫散花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