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的背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邓伟勇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都要抓。连日来,市县两级2202名驻企联络员,扎根在各大园区、企业,蹲点指导和帮助这些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企业对复工复产有哪些顾虑?驻企业联络员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我们选取了几个片段,讲述企业复工复产背后的故事。

    防疫物资短缺问题解决了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2月13日,炎陵县召开驻企联络员动员会议,94名驻企联络员随即奔赴“战场”,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企业要复产,防疫物资短缺是第一道“关口”。在炎陵规模以上企业集中的九龙工业园,驻企联络员对企业的开工时间、防疫物资储备和需求全面摸底,统一汇总需求,集中采购,共为园区企业采购发放一次性医用口罩10.5万个、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10余吨,确保企业复工复产持续稳定。

    下沉企业,就是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月13日,华驰新材料公司变压器受雷击意外损坏,生产被迫停滞。驻企业联络员邝国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立即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并协调供电部门给予解决。“企业急着用电,既要快也要好,才能确保安全用电。”邝国军督促供电部门反复论证,从3套方案中确定了最优方案,很快变压器得以修复,企业生产无虞。

    让更多企业复工复产,不少企业还有顾虑。担心疫情会增加风险和成本,金兴木业的负责人对于复工左右摇摆。邝国军不厌其烦登门做工作,传达惠企政策,最终让该负责人打消了疑虑,决定复工复产。

    千万元的订单可以按时交货了

    发展是硬道理。走出办公室,走进企业车间,茶陵县安排154名科级干部蹲点指导联络12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延伸覆盖32家重点规下企业,让复工复产有“靠山”。

    员工登记、测量体温、信息登记……2月22日,茶陵县马江镇末头村的光明电力建设有限公司采取严格防疫措施后正式复工。车间内,工人们戴着口罩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等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企业能够快速恢复生产,还多亏了政府帮忙。”企业负责人刘智慧感慨。

    原来,去年年底,该公司中标了一个千万元的电线杆订购大单,本来计划2月初就要复产,但疫情突发,如果还不尽快复产,势必延误交货,蒙受巨大损失。

    关键时刻,驻企联络员付诚上门了。不仅帮助企业在一天时间内完成复工审批,还送来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企业复工后,付诚忙着协助企业制定防疫预案,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每天早晚2次对车间全面消毒、对员工测量体温,还将食堂就餐改为分餐制,这些举措让刘智慧吃下了定心丸。

    “疫情防控做到位了,生产也更放心了。现在公司满负荷开工,订单可以按时交货了。”刘智慧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企业员工全部回来了

    协助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制定突发疫情应对预案,按照“一人一档”做好返岗登记……渌口区163名科级干部进驻企业一线担任驻企防疫联络员,全面梳理企业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症开方、各个击破,全力提高企业复工率和达产率。

    株洲大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渌口经开区的一家生产电源适配器、安防设备的非公企业。2月10日新年开工,但员工到岗率不足50%。

    忧心的事情接踵而至。2月13日晚8时许,警笛声、救护车声在大川电子厂区内响起,公安、疾控部门接走了该公司2名非湖北籍市外返岗员工,实施集中隔离。这让园区炸开了锅,一时间人心惶惶,不安情绪严重影响了后续员工返岗和企业全面恢复生产。

    了解情况后,驻企业联络员李国雄第一时间将真实情况在园区通报,并及时和邻近乡镇、村说明情况,通过电话、微信、上门劝返等措施,稳定返岗员工和周边群众的情绪,确保返岗人员持续增加。至2月28日,该企业213名员工全部返岗,产能全面恢复。

    当市场上许多同类型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摇摆,大川电子开工早、到岗率高,产能恢复快,让公司额外接到了多笔订单,奠定了做大做强的基础。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