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伟 李立平 李肖
镇干部到企业排忧解难
交警和镇、村干部在交通路口值守防控
“为民代购队”为群众代购物资
志愿服务队员深入村组宣传防疫知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春节刻骨铭心。
疫情就是命令。攸县渌田镇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200多名党员干部取消春节休假,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带领广大群众齐心协力,义无反顾,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渌田镇位于三市四县交界处,情况复杂,疫情防控难度大。40多个日日夜夜,该镇广大党员干部迎难而上,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宣传引导、摸排登记、消毒防疫、帮助复工复产,一直冲在第一线,为人民群众筑牢了一条健康安全防线。
织密防疫网,严防死守不松劲
渌田镇地处攸县西南边陲,与茶陵县、衡阳市衡东县、郴州市安仁县及本县的菜花坪镇等7乡镇交界处,路口多、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攸县的“南大门”,加上村与村之间距离较近,村民们来往密切,与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防控难度更大、工作量更重、任务更艰巨。如何守好攸县的“南大门”,成为该镇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该镇连接外面的路口近20个,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如何做到万无一失、滴水不漏?该镇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画出作战图,制定工作方案,启动一级应急响应,一系列工作随即在全镇上下展开。
1月25日一早,该镇出动宣传车,到组到户广泛宣传防疫政策和知识;安排专人在群新等村往衡东县方向、五丰等村往安仁方向、福田等村往茶陵方向的18个高速、省道、县道、村道路口和火车南站设立检测点,组织交警和镇、村干部不分昼夜对进出人员核实身份、检测体温,一旦发现发热等症状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严防病毒输入。到目前,他们日均检查车辆1100台、检查人员2200人次、劝返车辆63辆。组织人员对人流密集处、市场等场所每天进行消毒,确保达到卫生标准。
该镇通过各种渠道采购了53600只口罩、21把体温枪、8190公斤消毒液,投入抗疫。在保障防控物资充足的情况下,该镇还为攸县联系了10吨低价84消毒液。发动该镇在外经商人员捐款捐物,缓解全县防控物资紧缺压力。
各村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通过村干部结对组长、组长结对党员、党员结对农户的方式,把全镇73名村干部、262名组长、1217名党员、13416户村民全部织进防疫管理网。村支两委通过村级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大小喇叭、宣传横幅等形式,宣传防疫知识,让村民们及时掌握动态,消除恐慌情绪。各村组织20至30名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深入各村(社区)发放宣传资料和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共悬挂宣传横幅156幅、发放《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36000余份、公告1100份。
组织各村(社区)人员无盲区、无遗漏对武汉返乡人员开展地毯式摸排。截至目前,共排查重点人群356人,其中从湖北武汉重点疫区返乡人员125人,非重点疫区返乡人员231人,一人一档,建立管理台账。落实“五个一”防护措施和责任人“四包一”盯防措施,对摸排到的人员进行居家隔离、监管随访,镇卫生院派出工作队对在册人员进行动态跟踪。
1月28日,在上级未作出休市决定之前,镇党委、政府根据该镇跨地区人员流动频繁的特殊性,率先对渌田、大洲两家农贸市暂时休市。2月中旬,还组织购买了600多份中药预防用方药剂,为居家观察人员免费派发。
群力村刘某计划1月28日给儿子举办婚礼,双方都给亲友发了请帖。1月22日,镇政府工作人员获悉后,多次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刘某改变主意。截至目前,该镇劝停各类酒宴290场,丧葬简办12场,织密了疫情防护网。截至目前,在确诊2例疫区返乡人员情况下,该镇未发生一起扩散病例。
抗疫必有我,危难之中显担当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前,渌田镇党员干部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纷纷请战、带头冲锋在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批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本色。1月25日以来,镇党委、人大、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在一线日夜值班,带领各级党员干部们连续战“疫”,每天连轴转,至今没休息过一天。
“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应该挺身而出,处处显忠诚担当。”渌田中心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刘冬林说。疫情发生后,他带领工作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对湖北返乡、有武汉旅居史的居民摸底排查,共跟踪随访189人。他迎着凛冽寒风,与大家一起轮流值守在衡炎高速攸县站出口、攸县和安仁的交界两处,排查进入车辆,给司乘人员测体温。
渌田派出所副所长肖卜榕不顾寒冷,每天在衡炎高速攸县出口处值守,检查车辆,测量体温。1月26日,见值班人员不足,他主动找到领导说:“我是党员,我来值通宵班。”一值就是好几天;临聘到镇政府担任民政专干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雨兵,放弃春节休假,投身抗疫。他主动要求到路口排查,至今没歇过气,连除夕夜都是在值守点上度过的。
“大姐,你家的油和米到了。”“刘嫂子,这是你家的白菜,还有两斤肉。”……近日,该镇存养村村主任周水清开着私家车,将代购的米菜油盐等生活用品,按照村民名单逐一发放到家。
疫情期间,由于交通管制、市场休市等原因,部分村民家中陆续出现生产生活物资短缺。该镇创新服务,在每个村(社区)设立了2个以上蔬菜、肉类供应点,保障了生活物资供应。组织党员干部成立“为民代购队”,分头为村民们采购生活物资。到目前,该镇党员干部共为村民们代购大米、食用油、药品等生活物资3000余件。
坚持“两手抓”,防疫复产两不误
近日,渌田镇新江村的花木、五丰村的烟草、大联村的迷迭香等种植基地,村民们戴着口罩忙着修枝、放行、清杂、施肥,处处呈现出忙碌的生产景象。
眼下,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该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做好种子、化肥、农机等农资商品供应,并以促生产、送物资、送信息等形式,为春耕生产提供指导和服务。组织农技人员利用村级微信群方式,给村民们普及春耕春播知识,指导田间管理。村民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问题,通过发送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线上提问;如有特殊需求,村民们网上预约,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疫情发生以来,该镇共帮助村民远程解决问题75个,通过预约实地解决问题12个。
该镇共有企业8家,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还有工商户60家、超市30家等。如何帮助企业商家复工复市?该镇组织人员一边走访摸排其复工复产计划,梳理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一边主动联系防疫物资生产厂家,帮助他们采购防疫物资,指导建立防疫管理制度,如企业、门店门口逢人必检测,一日一消毒、一日一报告等,使得他们顺利通过管理部门审核。对抗疫物资缺乏的企业,该镇安排人员送去一批消毒液、口罩等物资,还为已复工复产企业免费提供预防性中药100多副。
不久前,该镇负责人走访企业时,发现新塘环保砖厂部分生产线没复产。原来,该厂大部分技术骨干均为贵州人,因疫情赶不过来。企业虽在政府帮助下新招了一批本地员工,但技术骨干“缺席”,产能仍难完全恢复。该镇负责人非常重视,马上与这些技术骨干联系,在确认他们的健康状况后,多次请求其所在地政府为这些人员办理外出复工手续,使得该企业很快全面恢复产能。如今,该镇8家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本版图片由李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