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20200308A2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推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两手抓” 奋战“两确保”》《向抗疫一线战士致敬》《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等系列评论28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报道,全力营造疫情防控的浓厚氛围。

    株洲广播电视台迅速调整春节期间各媒体节目编排。正月初三开始,《株洲新闻联播》《24小时》等主要自办新闻栏目正常播出,开设《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两防两确保》等专题专栏,连续播发《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系列评论。

    深入一线,勇敢抗疫

    这个春节,全市新闻工作者度过“史上最短春节”。他们纷纷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奔赴战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媒体人敬业奉献、守土尽责的精神操守。

    大年初一,株洲日报记者刘琼得知,我市援助黄冈的75名医疗队员即将出征。作为医卫战线的跑线记者,她当即驱车20公里,从渌口家中赶去采访,然后回报社写稿。稿件完成已是晚上8时,她吃着泡面,看到稿件第一时间在社属新媒体刊发,读者纷纷为株洲最美逆行者点赞,“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此后,刘琼便开始了“忙到飞起”的日子,至今采写了200余条防疫宣传稿,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以上。

    “对新闻人来说,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株洲晚报记者杨凌凌,孩子还只2岁。大年初一,她把孩子哄睡后,轻手轻脚地“逃”出家门,去云龙示范区采访滞留株洲的湖北籍人员。疫情期间,她跑遍了市里大小医院,总在加班写稿,来不及吃饭就啃两口面包。儿子哭着要妈妈,她只能强忍着泪水通过视频予以安抚。

    株洲电视新闻频道记者洪军,在省市两会报道结束后,仅休息了一天,大年初一便赶赴疫情防控一线,深入市定点集中隔离救治医院、株洲火车站、社区等地采访,用肩上的摄像机,记录战“疫”中最生动的图景。在株洲交通广播新闻中心,记者徐婵是最早返岗的,她深入社区、医院和工厂车间等防控一线采访,其采写的《驰援疫区一线护士长留下家书:党指向哪里,党员就得奔向哪里》等稿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

    据统计,1月26日至3月5日,株洲日报社全媒体平台及社会合作平台共发布文、图、音、视作品18607篇(条),总阅读量(播放量)近4亿次。株洲广播电视台各媒体播发疫情防控报道7683条,其中5条新闻在央视播出。声、屏、报、网、端同心联唱,传递株洲抗“疫”的好声音,凝聚起疫情防控的株洲力量。

    全媒发声,火力全开

    2月1日,我市首度公布确诊病例曾逗留过的小区和场所。株洲日报社旗下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编发的信息成为当天爆点,点击量累计达100多万人次。

    更新、更快、更好!在疫情防控战场,株洲新闻网、株洲网、株洲发布、掌上株洲、火龙果视频、“新株洲APP”,以及报社旗下的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挥各自优势,火力全开。报社新媒体中心策划制作新媒体产品数十件,其中“致敬!株洲战‘疫’无名英雄”系列H5产品,讴歌了抗疫平凡英雄的奉献精神,传递了抗疫正能量。新媒体“90后”编辑张哲,推迟了家里安排的相亲,返回岗位,以泡面为“粮草”,电脑、平板和手机为“兵器”,多次坚守到凌晨1时之后。

    株洲广电通过“新株洲”APP、各媒体的官方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刊播各类稿件1172条。电视公共频道融媒体中心制片人汤婷,既要到疫情一线采访,还负责多个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她采写的《黄彭:战“疫”阵地“排头兵”》等报道,推送到了学习强国、人民号等平台。

    县级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地方“主场”优势,着力讲好疫情防控的本地故事。渌口区融媒体中心“村村响”农村有线广播喇叭全线开通,防疫宣传接地气、冒热气。攸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攸县加油!我们在一起!阻击疫情,我参加”H5作品,鲜活生动。炎陵县融媒体中心“新炎陵”手机APP采编的《组诗:致敬,白衣卫士》,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

    快马加鞭未下鞍,万马战犹酣。疫情防控战争的硝烟未散,全市新闻工作者时刻准备着,归零再出发,用忠诚与奉献,见证历史、记录历史。

    上接A1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