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马文章
株洲日报讯 “感谢你们的关怀,给了我工作机会。”3月4日,在芦淞区龙泉街道做疫情排查工作的杨顺秋干劲十足。
今年51岁的杨顺秋,年前与一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外出打工受阻,杨顺秋急得头发都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社区干部找到他,说区人社局紧急开发了一批临时性岗位,优先安排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闻讯,杨顺秋第一时间报名。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考虑到困难人员的生活情况,芦淞区开发公益性岗位47个,招用身体健康、熟悉当地情况的就业困难人员和城乡劳动者,主要用于疫情监测防控和社区(村)就业服务等相关工作。
“安置人员每人每月不仅可以领到1700余元工资,还有企业养老保险。”芦淞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人员第一时间到岗开展工作,该区开辟专项公益性岗位申请绿色通道,1至2天内就可以完成全部流程,正式上岗。
据悉,目前我市已开发98个公益性岗位,既充实了一线防疫力量,又保障了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