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处于吃劲的阶段,医疗物资保障、危重病人救治牵动人心。3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医疗设备、药品等物资保障问题披露了权威信息。
重症患者救治如何保障?
高精尖设备不断送往重点地区
危重症患者是新冠肺炎救治中的难点,也是当务之急。高精尖医疗设备为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目前,一台台高精尖设备不断送往湖北武汉等疫情重点地区,为抢救危重症患者生命争分夺秒。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这些设备通过驰援湖北的医疗队随身携带、从全国范围内紧急征调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紧急采购等多种方式迅速调集。
俗称“人工心肺机”的ECMO能为重症患者提供呼吸支持,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明确,对常规治疗不佳的重型、危重型的病例可用其进行挽救治疗。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介绍,2月27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从全国调集ECMO等设备支援湖北。最近一段时间,通过紧急采购、调用、援助湖北医疗队携带等方式,一共发往湖北67台ECMO设备。“我们在紧急协调,从国外再进一批新的ECMO赶赴湖北武汉。”
药品供应足不足?
α-干扰素等品种能满足需求
结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有关专家的建议,工信部对30种重点药品和70余种中药饮片的生产、销售和库存等情况开展了每日动态监测。
“α-干扰素、激素类药物、检测试剂盒等重点品种,目前能够满足湖北一线的需求。中成药中药饮片的生产比较正常,库存也相对充足。”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说。
以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这两种被纳入诊疗方案的药品为例,曹学军介绍,目前6家企业恢复了磷酸氯喹的生产,市场供应比较充分,现已运抵湖北的磷酸氯喹有15万人份,阿比多尔的生产也已恢复正常,能够满足临床使用需要。
医疗物资够不够?
从紧缺到实现供需平衡
“全力供应保障”“前方所需、后方所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打好物资保障战作出了明确回应。
罗俊杰说,目前医疗设备基本满足湖北前方防疫的需要,实现了武汉以及相关地市标准范围内的应配尽配。
毛群安说,在疫情发生前期,湖北的医疗设备较为紧缺,目前已实现供需平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基本上不存在“人等设备”的情况。
据介绍,截至3月3日,工信部重点监测的企业共为湖北特别是武汉,提供了约6.5万台(套)医疗设备,其中包括1.4万台无创呼吸机,2900余台有创呼吸机和1.5万余台心电监护仪。此外,25个省市、31家重点企业以及2000多家配套零部件企业按时复工复产,有力保障了医疗设备的产业链正常运转。
“防护服的生产供应已由十分紧缺转变为能够满足需求。每日我们协调保障湖北地区的防护服数量达到25万件,已连续十几天超出湖北地区的需求。”曹学军说。
曹学军说,目前疫情在全球多国出现,部分地区疫情在加剧,防护物资也出现了紧缺。作为防护服生产大国,中方也鼓励国内防护服的生产企业积极对接国外需求,按相应标准规范生产出口,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