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趟重点项目返岗专车接回21名重庆工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廖喜张

    通讯员/周轩宇

    株洲日报讯 3月3日1时08分,两台大客车稳稳停在株洲信息港项目部门口。车门打开,杨永现和20位来自重庆彭水的工友们陆续下车。

    这是市发改委、市交通局联合组织的首趟重点项目返岗专车。为破解项目返岗不理想难题,规避工人返程中的风险,专车历时3天,往返1800公里。

    “这个事情我们来想办法解决”

    杨永现是来自重庆市彭水县的一名木工,在株洲信息港项目工作。1月7日,他回到了彭水县的老家过节。原本元宵节后就要返株的,因为疫情影响一再推迟,杨永现和工友们急得不行。

    株洲信息港项目副总经理何俞之也很着急。由于项目正在做主体结构支模架施工,急需木工作业。项目上所有木工都来自彭水县,因为疫情影响无法返岗,项目建设影响很大,“没有木工就装不了模,就不能装钢筋、打混凝土。”

    “何总,这个事情你们不要着急,我们来想办法协调解决。”2月26日,市重点建设项目事务中心副主任向延平在摸排中了解到这一情况。2月下旬,市发改委向城市五区、株洲经开区和省重点建设项目派驻6个指导组,对重点项目实行“双定”、“双包”(定重点项目、定联络员,包防疫、包复工),开展一对一驻点服务,向延平驻点联络的正是株洲信息港项目。

    疫情期间,跨省派出专车接员工返回可不容易,向延平多番沟通联系,协助项目施工单位将问题逐一解决。随后,市交通局迅速组织车辆和线路审批,天元区迅速开出项目复工证明,并帮助项目方进行了人员报备。

    “帮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大忙”

    2月29日中午,两辆“返岗直通车”从株洲出发。第二天早上,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行程后,专车来到了重庆市彭水县。

    部分工人担心项目上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人中有部分人暂时不想返岗。随车联络员刘永只能挨家挨户做工作,“把我们的防护措施都讲清楚了,他们才打消了顾虑。部分因为小孩暂未复学的工友,也约定好会尽快返回工地。”

    3月2日上午10时,专车从重庆彭水县返程,21名工人全程佩戴口罩,分散在两辆车上,隔排就坐,每两小时测一次体温,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消毒、更换口罩。

    “这次接回来的所有工人都经过严格筛选,在当地已经完成了足够时间的隔离,同时还通过了运营商的大数据路径筛查,符合复工条件。”刘永说。

    “帮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大忙,而且没想到会这么快,真的非常感谢。”何俞之说,这批工人复工后,该项目总体建设能力将恢复至原先的70%,基本能满足现阶段的工程建设需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