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价”护航 减轻企业负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谭春艳

    株洲日报讯 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株洲市市场监管局“对症下药”,重点在涉企收费监管、水电气价格监管、防控物资生产、流通价格监管、春耕农资市场价格监管等领域发力,助力企业复产复工、渡过难关。

    在涉企收费领域,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商业银行涉企收费行为监管,严肃查处搭车收费、转嫁成本、巧立名目、强制服务收费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在水电气领域,加强对一般工商业转供电疫情防控期间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监管,联合电力部门加大此次阶段性电价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水电气领域价格执行情况监管,严肃查处没有将降电价等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至企业用户的行为。

    在防控物资生产、流通领域,支持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扩产扩能,重点查处哄抬防控物资机器设备、原辅料价格违法行为。在春耕农资市场领域,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交公安机关查处。

    做企业的“贴心人”,市市场监管局为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株洲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

    “盯紧”食品安全、为企业转产开通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对开工企业提供技术帮扶和产品检验检测、派驻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和企业指导、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做企业的“贴心人”,给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盯紧”集体供餐 护航复工复产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刘智华

    株洲日报讯 随着一批批企业复工复产,集体用餐需求显著增加。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以企业集体食堂、餐饮配送企业、网络订餐服务为重点,开展集体供餐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为全市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75家复工复产企业食堂逐一排查

    保障食堂安全用餐是企业复工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

    人员管理、原料采购、操作加工、洗消留样、就餐形式……每个环节,都事关食品安全。2月23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在中车株机公司了解到,除了量体温、戴口罩、消毒防疫防控措施“三件套”外,该企业食堂还采取分餐制、取餐制。

    连日来,该局对全市75家复工复产企业食堂进行逐一检查。“多数企业能重视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和食堂食品安全,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了人员出入管制、做好员工健康监测,严把食材验收关、规范餐饮操作,较好的保障员工饮食安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也有个别企业食堂存在设施简陋、加工操作区域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检查人员当即责令其整改后方能供餐。

    据了解,此次检查中,发现11家企业食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并限期整改。

    28家餐饮企业开展集体配送服务

    “检查中发现,我市不少复工复产企业不具备自办食堂的条件。”上述负责人介绍,为帮助企业解决集体用餐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由市餐饮行业协会倡议发起了团体集中订餐配送活动,防范群体聚餐可能引发的风险。

    该局对城区首批申请配送的28家餐饮企业许可资质、加工配送条件等进行了严格审查,如兄弟厨房、大碗先生等企业,有较好的外送经验,在疫情防控方面也有较完善的措施。

    此外,该局还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供餐单位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立即停止其开展集体用餐配送服务活动,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食品封签上“保险”,复工员工享用放心餐

    当前,我市餐饮门店普遍关停或禁止堂食,网络订餐成为不少上班族的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美团、饿了么两家平台上已营业餐饮商户有600余家,每日餐饮订单量合计逾17000单。

    为降低网络订餐环节的疫情和食品安全风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视频约谈、现场督导等方式,重点对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如何加强入网商户管理、严格配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管控。

    针对网络订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倡导实施“无接触”式配送及外卖封签。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饿了么平台前期已投放使用10余万份外卖封签,还在悦湖国际等近10个复工复产企业密集的写字楼区域设置了“无接触”配送柜,确保配送过程食品不受污染。

    19家企业转产生产医用口罩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李余粮带队,对部分转产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医药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指导。 受访者供图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株洲日报讯 当前,口罩是最紧缺的防疫物资。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企业开通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转产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确保市场供给。目前,全市有19家企业意向拟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

    位于株洲经开区的湖南博润医疗公司,具有口罩生产技术、生产线、原材料等资源,企业转产有优势。按照最新文件要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对接省市场监管局,指导企业进入了省局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并安排专家上门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尽快获得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审批、尽快投产。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进入“绿色通道”后,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获批投产后,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最大产能能达到日产口罩量40万个,预计3月上旬能生产出第一批一次性医用口罩投入市场。

    据了解,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到来,对口罩的需求量势必加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6个工作组,分别赴各县市区实地勘察有转产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需求的企业条件,看厂房、看机器、看生产环境等条件是否达到生产标准,查原材料、查生产人员、查口罩样品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还派出专人进驻转产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企业,全程监督企业生产流程,从产品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出厂放行把好产品质量关,确保上市的每个口罩质量有保障。

    除了一批企业转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并获得其他防疫物资产品生产备案凭证,其中3家生产防护服企业、1家生产红外线测温仪(额温枪)。

    督查检测机构,确保复工复产安全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刘再武

    株洲日报讯 为督促全市各检验检测机构尽早复工复产,确保复工复产过程的防控安全和检验质量安全,2月25日-26日,市市场监管局对6家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了督查检查。

    在湖南正信、湖南精威等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法人员详细检查了实验室、办公区等区域消毒工作和开展检验工作情况。在天源、恒吉、车友等机动车检测站,重点检查了入口处检疫点防控消毒措施、进站检验车辆的登记情况,并督查了检验程序、检验质量是否到位。

    目前,全市90%以上的机动车检测站已复工复产,其他检验检测机构复工复产率达到70%以上。

    此前,该局特设科、省特检院株洲分院的技术专家,到株洲华龙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湘潭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株洲五区加气站等,对复工复产后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进行监督检查,严防疫情期间复工复产企业生产发生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

    6名党员进驻社区防疫情、助复工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周孝钱

    株洲日报讯 “物资还紧张,但是复工不能耽误,这是300个口罩,你们先发给下面的经营户。”2月24日上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徐家桥社区工作队队长江志强将300个口罩、1把体温枪,交到了株洲市皮件厂厂长刘玲利手中。江志强是该局进社区的6名党员干部之一。

    当日,株洲皮件厂管理的株洲市建筑装饰材料大市场复工,市场内有35家经营建材、装饰材料的小门店。由于大多数经营者来自周边县城,复工复产在即,有些商户防疫物资储备还不够充足。了解情况后,该局驻徐家桥社区工作队为市场送来了物资。

    收到捐赠口罩的还有株洲市震云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和晨光文具礼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作为“得力”文具和“晨光”文具在株洲地区的总代理,他们的正常运转关系着许多单位“大后方”。为此,工作队、驻企联络员、社区多次到企业,查看疫情防控措施,查复工人员名单,帮助企业跑街道办理相关备案手续,让企业安心复工。

    同样,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杜晓鸿,为中铁株洲桥梁有限公司送去免费中药,并为企业搜集复工急需口罩和额温枪。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打好疫情防控“口袋战”。2月12日,根据相关部署,市市场监管局选派6名机关党员干部组成2支工作队,进驻经开区大丰社区、芦淞区徐家桥社区,充实当地基层力量、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