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在车间和食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李支国 俞强年

    通讯员/郭建兵 卢诗婕 张和生

    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疫情防控是前提。

    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复工人员是否有监管?疫情防控的举措是否落实到位?2月13日,本报记者对我市部分企业进行实地探访。

    搞监督、做服务

    千余名联络员进驻企业

    “师傅,冷藏柜中的冰冻鸡杂,包装没有中文标识,请暂时封存待核实。”2月13日一大早,醴陵市旗滨玻璃公司食堂,一位小伙忙着检查食品安全。

    小伙叫欧阳瀚一,来自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质检所。醴陵市成立了旗滨玻璃疫情防控工作组,全力支持旗滨玻璃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他主动请缨。2月4日起,旗滨玻璃公司食堂成为他的防疫战场。

    2月13日上午8点半,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成员潘冬赶到千金集团,作为市委刚刚下派的驻企联络员,协助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

    “企业采取了哪些疫情防控措施?”“员工的身体状态是否掌握?”“复工生产情况怎样?”潘冬向千金集团安环部经理杨文详细了解。随后,在门卫处,协助安保人员检查进厂人员,测量体温;在车间,检查生产区域疫情防控。潘冬很快进入了企业工作节奏。

    “企业生产环节多,下属部门多,我将尽快融入企业,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促进企业有序稳步复工。”潘冬说。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本级派出89名驻企联络员,负责116家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全市各级机关“点对点”派出1157名驻企联络员,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工作。这些联络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全脱产到企业指导。疫情不散,队伍不撤。目前,各级驻企联络员已经按要求进驻企业。

    严格防控、有序复工

    企业两手发力

    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千金药业河西制剂车间。

    车间入口处,贴着醒目的防疫管理规定。工作人员对记者双手喷洒酒精消毒。换上洁白的工作服,戴上工作帽,套上鞋套,再到里间水龙头下洗手,手部烘干,记者进入车间。

    车间里弥漫着消毒酒精的气味,墙壁上张贴着每天的消毒记录。消毒时间:上午9点、下午4点半,责任人、监督人名字一目了然。

    车间主任欧阳云姣说,应对疫情,车间升级了消毒防护措施:外地员工实行隔离,暂时不安排上岗;原来只洁净区员工戴生产口罩,现在全员佩戴医用口罩;加大中央空调臭氧消毒频率,由原来的一周一次,改为两天一次;加大作业区的通风量,保持通风换气;取消工间休息,减少员工聚集。车间118名员工,100余人已经到岗复工,生产基本恢复正常。在胶囊包装班现场,记者看到,流水线上的员工有条不紊地忙着,新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企业两手发力。

    上午11点,位于炎陵九龙工业园的湖南全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塑车间十几台注塑机开足马力生产,这是公司今年第一个复工的车间。尽管有批订单比较急,公司也想早点安排生产,但还是按照要求,对返乡回家过年的员工先隔离,只召集了本地员工先恢复注塑车间生产。

    下转A2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