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洲平 阳童 陈启浪 供图/茶陵县委宣传部
县委书记彭新军(右三)在茶陵经开区督查疫情防控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
鼠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让团聚选择了等待,让坚守成为常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茶陵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演绎了一场全民抗击疫情的“大合唱”,一个个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一个个医务工作者上演着最美“逆行”,一个个爱心人士聚微光成大爱……
吹响“集结号” 实行全民抗疫总动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茶陵县周密安排,把疫情防控工作当做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先后10余次召开疫情防控调度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在疫情防控中扛起政治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彭新军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江小忠任组长,其他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一调度。印发了《茶陵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16个文件,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说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连日来,县委书记彭新军,县委副书记、县长江小忠先后深入到秩堂、高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等地,进行督查指导和暗访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其他县委常委率先垂范,分战区落实包保责任,带头深入乡村督查疫情防控。
全县各部门、各单位纷纷行动,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
县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分流调组、技术指导组、检验检测组等6个工作组,紧急调拨价值100万元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医疗物资。
卫健系统作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率先投入战斗。从1月23日起,茶陵县卫健系统2419名干部职工全员上阵,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组建了59人的疫情防控专家组,每天对留观对象进行会诊,及时开展救治。平水卫生院作为茶陵县集中医学观察点,医护人员主动请缨,纷纷申请去防控一线;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每天深入农贸市场、超市、药店、医院、餐饮等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截至2月10日,共出动执法人员1479人次,检查各类市场主体3362户次,立案查处销售“三无”口罩3起、销售不合格口罩1起、非法经营野生动物1起。
自1月26日起,县交通局安排工作人员到茶陵西、茶陵东、腰陂、高陇、浣溪、虎踞6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茶陵南站进行24小时值守,对所有进入茶陵的车辆进行消毒登记,对司乘人员检测体温。截至2月10日,共检查车辆34629辆,检查人员75227人,其中发热病人7人。
县纪委监委组建了6支“疫情防控工作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防控一线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查,截至2月9日,32名党员干部因违反疫情防控纪律或疫情防控工作不力被问责。
县委副书记、县长江小忠(左四)慰问防控的医务人员
当好“主心骨” 共产党员 率先垂范当表率
腰潞镇潞理村村医谷云辉给湖北返乡人员测体温
工作人员在高速公路出口检查车辆测量体温
疾风知劲草,关键看担当。茶陵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在最前沿,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下东街道党工委书记谭吉红第一时间召开部署会议,组织党员干部入户排查,设置党员“先锋岗”“责任岗”“示范岗”,带头站在防控第一线。
云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新华带领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做好疫情防治宣传、摸排人员、体温监测等防疫工作。
虎踞镇党委书记谭建平组织党员干部和23名村医,走村入户发放防疫宣传资料,坚持为287名疫区返乡人员及其家属每日两次检测体温。
严塘镇党委书记唐智带领镇村干部在摸排对象、防控措施、开展救治上下功夫,以精准摸排、精准防控、精准服务织密疫情控制的第一道防线。
……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许多村支书成为村级疫情防控的“主心骨”。
舲舫乡长鸭村党总支书记张晚荣多次召开调度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强化全村社会面防控,扎实做好防风险、护安全、战疫情、保稳定等措施的落实。
秩堂镇田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忙生的母亲不久前去世了。但他丧事简办后带领村干部对进出村里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测量体温。
榜样的引领,凝聚了力量。疫情防控“战疫”打响后,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年轻党员,他们主动请缨,认领岗位,共同战“疫”。
下东街道儒仕坪社区一位八旬老党员彭德明,每天坚持到社区主要通道监测点义务站岗执勤。
县中医院医务科主任赵立新,主动参与隔离区的指导管理,参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诊断及危重病例的会诊抢救。
高陇镇祖安村谭晨潇,大学毕业后在贵州省遵义市任教。疫情发生后,身为党员的她毅然回到家乡,向村党支部报到请缨参战。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这些共产党员们率先垂范,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让群众面对疫情时随时听到党的声音,看到党的旗帜,感受到党的温暖。
凝聚“硬核力” 社会各界 齐心抗疫有大爱
全民抗疫,谁也不能置身事外。无论是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还是交通路口的值守人员,或是足不出户的普通百姓,都与疫情防控息息相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人人都是战“疫”员,他们以不同方式参战,凝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
1月27日凌晨,秩堂镇石龙村小伙彭浩“抢购”了3000个口罩,免费捐赠给当地政府和村民。
1月30日至2月2日,枣市镇洒水村、岩口村、枣园村等地群众自掏腰包,累计捐献口罩近3000个;2月7日,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王小华,捐赠3000斤辣椒……
在捐赠大军中,爱心企业从不缺席。茶陵农商行捐赠50万元;茶陵县润兴和生态茶叶捐赠2000份藤条……截至目前,茶陵县非公企业与企业家及商协会已捐款、捐物累计60余万元。
志愿者成为抗疫战线上的一抹亮色。“我是医生,我参加”“还需要人手吗?我也加入”“不管什么时间,我随叫随到”……面对严峻的疫情,志愿者们积极响应,或走街穿巷开展防疫宣传,或通过电话摸底排查,或拿起笤帚打扫卫生等,截至目前茶陵共有376个志愿服务组织参战,参与志愿者2.2万余人次。
妇女撑起半边天。连日来,各乡镇(街道)、村(居)的妇联干部和妇联执委们,穿着红马甲,带着口罩,拖着音响,组成“红色娘子军”,支援防疫防控。
危难时刻,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别样的光彩。桃坑乡春风村57岁老人蔡汉明开仓放粮,捐出家里千余斤稻谷给村民;在县人民医院门口开米粉店的陈光华、孙丽华夫妻俩,免费给医务人员送早餐;六旬老人尹建文自购3000个口罩上街免费发放给路人……这些暖心故事,不胜枚举,每日在上演,温暖了犀城,也坚定了同心战“疫”的信念。凝聚起抗“疫”的磅礴力量
今年的春节,似乎有点冷静,没有串门的拜年,没有聚众的喜宴,没有迎春的聚会……但茶陵人和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90后茶陵妹子谭晨潇从遵义返乡参加战“疫”
自疫情防控战打响后,茶陵县创新宣传方式,不仅在网上走红,更接地气。
各乡镇(街道)、村(居)活跃着一支支宣传队,队员们带着口罩,拿着扩音喇叭,或走在主干道上,或站在人流集中区,日复一日,把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等内容送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
“乡村大喇叭”打通防疫宣传“最后一公里”。“各位乡亲,现在是疫情预防关键时期,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不组织、不参加任何聚会、聚餐……”近日,火田镇贝水村的多个“村村响”广播每天早中晚准时响起,向村民循环播放防疫知识。这样的“大喇叭”遍布茶陵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47个村的大街小巷,传递着防疫最强音。
花式宣传接地气,一级响应进基层。云阳街道炎帝社区为方便老年人接受防疫信息,用普通话和茶陵方言进行“双语”宣传;湖口镇湖口村书记廖文平自编的疫情防控宣传顺口溜在该镇走红;县文旅广体局组织编制的快板《抗击疫情在茶陵》,一天半点击超36万。
融媒体、微信群成为疫情防控宣传主力军。5838个微信群里,各类疫情防控知识滚动推送,谣言第一时间被戳破;点开茶陵融媒体矩阵,有关防控一线的暖心报道比比皆是,“暖文章”推送犹如一剂强心针,鼓励着人们的信心。
宣传接地气
云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新华(中)督查防疫工作
枣市镇侯泉村村支书唐外苟带病坚持工作
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编辑疫情防控信息
“给茶陵添麻烦了,我们两个外乡人在茶陵患病,你们不歧视,关怀备至,天天派人来测量体温,送来生活物资,我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感激之情”。1月30日,在云阳街道一酒店进行隔离的一对武汉父子,向炎帝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1月19日,这位大叔和他儿子离开武汉去惠州探亲。1月26日,他们返回湖北途径时,因封路滞留在茶陵,被安排在炎帝社区一个酒店。1月27日,社区工作人员上报信息,并安排人员每日给他们测量体温,问询需求。期间,大叔的儿子出现过短暂发热现象,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送他们去医院观察,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又送他们继续回酒店隔离观察。
这些天来,社区工作人员、民警、医务人员每天上门为其检测体温、送上防护物资和生活用品,并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关怀,让他们感受了浓浓温情。
隔离不隔爱。下东街道头铺村在居家观察的湖北返乡人员姜女士,因为孩子想吃土豆,无法出门的她求助村主任,村主任派人帮其采购土豆;枣市镇虎形村支书李毛剑,接到武汉返乡人员谭先生的求助后,准备了新鲜蔬菜等物资,亲自送他家中。
“隔绝的是病毒,绝不能隔离同胞!”一句简单的话语,体现了茶陵人的温情。
隔离不隔爱
医务人员为滞留的武汉父子送去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