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扮靓“五美”乡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黎世伟

    通讯员/张和生 罗程 项勤峰

    “这里山美、水美、环境美。”12月6日,在广州经商的刘清陆回到炎陵县十都镇晓东村老家,想把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接去大城市享福,没想到父母一口回绝。

    过去,逃离脏乱差的乡村,跟儿子去大城市生活,曾是老两口的愿望。如今,通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他家跟当地很多农户一样,房子“穿衣戴帽”,室外旱厕改为室内水冲厕所,房屋周围种起了花木,他家每天与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相伴,两人的愿望已悄然发生变化。

    近年来,炎陵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实施“三清一改”和环境卫生“四治”,农村环境卫生大为改观。如今,走进炎陵农村,一座座秀美的庭院绿树掩映,一条条硬化的小道蜿蜒而去,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乡村“颜值”越来越高。

    目前,炎陵县成功创建3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呈现出布局美、环境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新格局。

    环卫“四治”

    净化人居环境

    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三三两两的居民来到斜濑水鹿原镇河段旁,欣赏沿河美景,或聊天、跳舞。

    过去,这里垃圾遍地,脏乱不堪。近年来,炎陵县投入专项资金对此进行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进行绿化和亮化,新建休闲广场等景点,成为人们游玩的好去处。

    该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铺开后,在农村开展“三清一改”,即清理陈年垃圾、清理河塘沟渠、清理禽畜粪污、改变生活陋习。以党员干部为主体,将2100多名志愿者整合成13类专业服务队,下设37支志愿服务分队,经常组织开展捡拾垃圾、疏通水沟、清理乱堆乱放物品等志愿活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随即,该县启动农村环境卫生“四治”,即治厕、治垃圾、治污水、治村容村貌。建立“户分类、村收集、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提高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各村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站,实行积分制考核,引导村民树立垃圾分类意识。

    近日,记者走进水口镇水西村村民郭礼文家,发现屋前放着两只分类垃圾箱。他说:“我家的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两类,分别投放。村卫生人员每天统一回收处理。现在,家家户户干净得很。”

    该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邹盛华介绍,如今,在各村人口集聚区,每隔150米就有一只垃圾桶,每村有一个电动垃圾收集车,各乡镇有一台垃圾转运车,及时收集、清运。全县各村有卫生保洁员330名,通过日清日扫,确保村庄干净。

    下转A3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