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出综合“大处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李晓兵 尹胜科

    儿童血液病和儿童恶性肿瘤救治难、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是医疗卫生领域的“老大难”,事关百姓的就医获得感。

    面对这些“痛点”和“难点”,近年来,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出综合“大处方”,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方便看病。

    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得好病

    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这不仅造成了群众“看病难”,也阻碍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如何让各个层次的医疗机构发挥作用,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的“刚需者”?

    “这个政策好,在家门口也能有市里的专家为我们看病,既省钱又方便。”11月30日,在攸县第三人民医院,得知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来此坐诊,65岁的张修中赶紧挂了号。

    从5月1日开始,每周的星期天,市中心医院青委会都会选派3到5名科室业务骨干到该院坐诊或进行业务指导。

    这样的“牵手”并不只出现在攸县,也不仅限于这两家医院。例如,市三三一医院与白关镇中心卫生院组建医疗集团;省直中医院与云龙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联体……

    “我市各医疗机构形成了‘大联小、公联私、城联乡、专科互相联’的局面,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了贯通流动。”市卫健委主任张纯良介绍,如今,在炎陵县和攸县的不少乡镇,“周三赶集到集市,周六赶集到医院”成为在百姓间流传的一句话。

    为了打通百姓就医“最后一公里”,我市还努力推动“空白村”卫生室建设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据显示,今年,11个“空白村”村卫生室全面完成建设。

    10种儿童疾病被纳入医保,让患儿看得起病

    血友病、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瘤、肾母细胞瘤……这些是儿童常见的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疾病。由于其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等,过去,患儿一家常常面临家底被掏空的局面。

    如何让患儿既看得起病,又少走弯路?

    12月6日,在市中心医院门诊5楼,新建的儿童血液病和儿童恶性肿瘤救治病房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预计本月底,它将投入使用。这意味着,这类患儿今后在家门口也能看病,不再需要第一时间向上级医院转诊,可大大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除了提升相关疾病的救治能力,我市医保部门也在积极释放政策红利。“目前,我市已将10种儿童血液病和儿童恶性肿瘤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市医保局局长陈志鸿介绍,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会主动联系患病儿童家属,为其及时办理社会保障卡,实现跨省异地直接结算。此外,增加了异地就医备案途径,患儿家属可通过株洲医保微信公众号、电话、传真、QQ邮箱等方式进行备案。

    数据显示,9至11月,我市已有253人次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疾病患儿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优化就医流程,让患者方便看病

    “现在不用来回跑,在一个地方就能办好,真是方便。”12月6日,在市中心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不到3分钟,市民刘女士就成功帮母亲预约了胃镜检查。

    这是全市医疗卫生系统首个一站式服务中心。目前,进驻该中心的有门诊部、医务科、床位预约中心、医德医风办等14个科室,能提供挂号指导、门诊疾病证明、医保结算等30多种服务。

    “如此一来,能让患者在就医时实现‘一问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彭怀德介绍,从9月份启用至今,该中心已接待60万人次。其中,办理床位预约手续人均节省20至30分钟,办理胃肠镜等检查人均节省5至10分钟。

    这只是我市医疗机构优化就医流程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患者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市三三一医院开通“诊间支付”系统,患者扫码缴费后便可直接去做检查或取药;攸县人民医院、攸县中医院等建立医患微信交流群,全时段为患者提供在线答疑、就诊预约等服务。

    攸县居民谢锡高:我是一名退休职工,今年10月,我在北京体检时被查出肝脏长了个肿瘤。一开始,我想在北京的大医院住院,可一床难求。在亲友的推荐下,我回到市中心医院治疗。在这里,挂号缴费、办理住院等都很便捷。更重要的是,株洲的医生水平也很高,手术做得很成功。看来,我们就医不需要“舍近求远”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