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居住上的舒适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朱理平

    “安其居,乐其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根植在我们的基因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之于美好生活,是最基本的表达,是最朴素的期盼。

    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瞄准群众在居住上的烦心事、揪心事,不是凌空蹈虚、大而化之、喊大口号,而是实打实、硬碰硬,将整治清单变成满意清单,让群众心花怒放千万朵,这就是坚守了初心、担起了使命。

    围绕增强群众居住上的舒适感做文章。这个命题很大,大到数以亿计的项目投入、一个城市格局的改变;这个命题也可以很小,小到上下楼的一个梯位、公共厕所的一个蹲位……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为此努力:搬迁改造清水塘老工业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打响蓝天保卫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系列“大动作”频出;出政策、给补贴,创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株洲模式”,推进“厕所革命”,让群众方便的事情真的方便起来……一波波“小实事”接续发力。天蓝了,水清了,道路干净了,上下楼不难了,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暖的不只是民心,还有这个城市的温度。增强群众居住上的舒适感,让群众住得更舒心,不只是告别恶劣的生活环境,让城乡更宜居,还有整个城市品位的提升。这些家门口、眼皮下的“日常小事”,虽是细枝末节,却也构筑起的一个城市的气质与内涵。从这个角度讲,答好增强群众居住上的舒适感这道民生命题,也就是答好了城市的经济命题、发展命题。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居住方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得多做当前有成效、长远可持续的好事,多做顺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善事。对已经推进的事情,既要总结成绩,更要分析不足,寻找改善居住环境的提升空间,努力补足短板,在细微处下功夫,在小事中见情怀。对于未推进的事情,耳闻八方听民意、走亲连心问民需,号准群众在污染防治、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脉搏,解开群众在社区改造、物业服务等方面感受最深、关切最重的心结,以不断增强的居住上的舒适感,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