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高晓燕
通讯员/胡小亮
在专注于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不少技术出身的管理人才。他们懂技术、懂市场,更懂得如何用技术去改变世界、服务大众。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总经理刘凌,就是这样一名复合型人才。在他的主导和带领下,中车电动逐步形成了强大的电动汽车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攻克了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技术、动力系统总成等系列技术难题,成为国内拥有关键零部件、动力系统和整车制造技术的优势企业。
一专多能的新能源客车技术先驱代表
从进入中车株洲所工作至今,刘凌已有22年的工作经验。
入职之初,刘凌从一开始的拧扳手、紧螺丝、跟车实践,到项目研发和产品试验,凭借着志趣和闯劲,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2002年2月2日,中车株洲所顺应大势,决定成立电动汽车项目部,开辟一条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刘凌成为最初的8名技术人员之一,负责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产品研发。
面对“燃料电池客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等3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首次参与的刘凌不负众望,在时间紧、任务重、指标要求高的多重压力下,与项目部成员持续攻关。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三大项目全面告捷,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当初的设计要求。
2007年7月23日,中车电动成立,刘凌被任命为公司副总工程师。作为公司技术带头人和重大项目课题组长,他主动担纲攻坚,以人无我有的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他先后主持完成四次串联式混合动力电气客车集成及样车试制,助力公司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主持“十一五”863重大项目“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动力客车平台”的研发,为公司开辟了全新的产业领域;与团队一起创新性地提出双模充电纯电动和复合电源插电(增程)式纯电驱动两种技术解决方案,获得业界专家高度评价。
从业以来,刘凌始终专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研究和攻关,先后主持、参与20多项国家“863”计划、技术创新工程、湖南省和株洲市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
目前,中车电动不仅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而且打造了从控制系统、储能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动力系统平台,再到整车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研制平台。
“用户价值”主导为企业赋能
“只有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中生存。”对技术立企,刘凌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中车电动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整车企业做到如今排名行业前五,所掌握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是关键。
从电机、电控到整车甚至充电体系,从整车控制、电气控制、电池管理控制以及仪表里部分核心网络通讯协议,中车电动都掌握自主核心科技。
长期专注于一个平台的精研,不停做功能完善,使得中车电动在专精领域越做越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刘凌也在带领团队,不断集成新技术,在中车电动的既有平台上嵌入互联网技术。
前沿科技不断推出。2017年,中车电动发布全球首款12米智能驾驶客车,该款智能驾驶车实现了全程无人工干预驾驶,成为行业焦点;2019年再次推出全新技术平台T6,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驱动注入新动力。
“T6平台最大的意义在于,承载了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跨越的使命。” 刘凌回顾,在T6项目的攻关中,团队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摸索,如何在智能网联化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上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给用户带来价值。
如今,T6已成为集智能诊断、智能维保、远程车控、数据共享、智能中控等功能于一身的行业领先智慧平台。
贴近用户,获得回报。临近年底,中车电动依然产销两旺,预计全年有望突破7000辆。
截止到2019年10月,中车电动已累计投放新能源整车超过40000辆,电驱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150000套,产品批量服务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广东、山东、黑龙江等全国多省市。
“5G赋能、创新驱动,未来已来。中车电动进入T6时代,将继续在奋进拼搏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中车电动的未来,刘凌已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