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不入江” 与“卫生公示栏”的启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真正把好事做好、做实和做出特色。】

    近日,笔者到渌口区淦田镇湘江东岸的亲戚家串门,发现他家原来喂鸽子的小房子,已不见成群鸽子,喂猪的栏里也没得“天蓬元帅”。问其原因,答曰:“为了环保,响应政府号召,污水不能排入湘江,养鸽子和喂猪都换地方了。”看来,“污水不排入湘江”,渌口区政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了,老百姓也确实支持。

    无独有偶,近日,在天元区群丰镇滨江社区一条主道旁,笔者看到了这样一块公示牌,“大岭组2019年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其中,分了“最清洁”、“清洁”和“不清洁”等三个档次,全组20多户人家,大多是“最清洁”档次,也有两、三户曾经评过“不清洁”。村民们说:“有了卫生公示栏,家家户户往前赶。”在现场,我们看到的也确确实实是“村容村貌清清爽爽,农家庭院干干净净”,整个社区显得宁静、整洁、安逸、祥和,老百姓打心底喜欢这种“人人讲清洁,家家爱卫生”的良好氛围。

    看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种利国利民的实事,在我市已全面展开且深入人心,各地正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事抓紧抓落实,且成效显著。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抓对了,得民心、顺民意和益社会。的的确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定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补足短板和讲求实效,多做“污水不入江”“庭院亮堂堂”“村庄清爽爽”和“厕所不再脏”之类的农民朋友们欢迎的大事和实事。

    老百姓欢迎的事,就是党和政府应当切实做好的事。现在的关键是,农村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夯实作风,竭尽全力,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进一步强化建设好以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和厕所等为重心的村容村貌治理体系,真正把好事做好、做实和做出特色。不仅要注重现实问题的治理与解决,更要注重帮助和引导广大村(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和文明的生活习惯,从而逐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的美好目标。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