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乡村入画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田诗媛 周进良 杨裕峰

    11月下旬,2019年第三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佳乡镇”评估结果公布,云龙示范区龙头铺街道榜上有名。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创建美丽宜居村庄,是党的十九大对农村人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今年来,龙头铺街道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治垃圾、治污水、治厕所、治村容村貌的“四治”为主攻方向,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美丽街道。

    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入户收集

    12月3日早晨7时,龙头铺街道蛟龙社区枫塘组村民周香清吃完早饭,就开始忙碌起来,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随后,她将垃圾分好类,倒入院墙外的两个分类垃圾桶。

    8时许,社区垃圾收集员周向军开着垃圾清运车,来到周香清家门口,熟练地将两个垃圾桶内的垃圾,分类倒入密闭的清运车内,继续赶往下一户居民家。

    今年6月,龙头铺街道对社区环卫保洁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取消移动式垃圾收集箱,采用“源头分类、入户收集、集中分拣、物业转运”的模式,转运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根据村庄环卫清扫保洁标准,每个社区配备保洁员和收集员,及时清扫村组道路,收集清运门前垃圾,确保辖区干净整洁。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家园”“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河塘沟渠水清岸绿”“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美化环境,人人受益”……在龙头铺街道的乡村道路两旁,这样精美的墙绘随处可见,装扮了村容,营造出浓厚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居民“户户行动、人人参与”共同维护美好家园的热情。

    人居环境整治,全民参与是关键。该街道7个社区全面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每月开展一次农户卫生评比,评出文明最佳清洁户、文明清洁户和清洁帮扶户。建立社区干部包组、党员联户卫生监督机制,组织干部和党员对清洁帮扶户进行帮扶,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配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完善环卫设施,确保垃圾及时处理。街道对辖区内露天垃圾池进行集中排查,拆除兴隆山社区2处已废弃的垃圾池,更换破损严重的垃圾收集箱40个,发放分类垃圾桶2360组。同时,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引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

    从厕所抓起,建美丽庭院

    深冬时节,走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生态文明村蛟龙社区居民周建军家,门前道路干干净净,几百平方米的院子里,花木葳蕤,茶花、月季、玉兰树、桂花树、柚子树、罗汉松有序排列,如同走进花木基地。

    “四季常青,月月有花,住在这里,可舒服了。”周建军说,关爱你我他,环境靠大家,居民不仅要管好自家庭院,还要负责门前的卫生、绿化、秩序。今年第三季度,他家被评为街道最美庭院示范户、文明最佳清洁户。

    “展巾帼风采,创最美庭院。”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该街道充分发挥妇女作用,动员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加社区清洁行动,开展房前屋后和室内卫生整治,全面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全街道共评选出112户“最美庭院”。

    在鸡嘴山社区杉树湾组村民贺树申家,家里厕所原先是旱厕,脏乱不堪。今年9月,旱厕改成了水冲式的卫生厕所,污水经过三级处理,可以实现清水直排,彻底告别昔日的臭气熏天。贺树申还主动申请,将污水管网延伸至房子旁边的菜地,实现循环利用。

    看似小厕所,实则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着农村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今年来,该街道在蛟龙和鸡嘴山两个美丽乡村率先开展“厕所革命”试点工作,改厕共完成120户,大大提升了农户幸福感、获得感。

    “三清一改”,不放过每个角落

    行走在林鸡路上,道路平坦整洁,两旁风景如画,流水潺潺,苗木苍翠,花草芬芳,好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道路周边,多条沥青村道蜿蜒向前,通向四面八方,联系千家万户。

    美丽整洁的林鸡路,只是龙头铺街道“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一条条建设完工的农村公路,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纵横交错,成为促进街道经济发展、致富一方百姓的有力支撑。

    今年来,该街道以长株潭绿心保护区为重点,对鸡嘴山、蛟龙、三搭桥社区的林鸡路、蛟富路、蛟太路、帅托路、X018线5条农村道路进行道路绿化,绿化长度达9.7公里。道路两旁铺设草皮,选择樟树、杜英、银杏、栾树、石楠、水杉、玉兰等适宜本地生长的乔木,适当配置茶花球、桂花球、红檵木球、红叶石楠球等灌木,做到乔灌搭配,比例协调,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清垃圾、清塘沟、清畜禽粪污,改变群众不良卫生习惯……今年来,龙头铺街道每个季度组织机关和社区、企事业单位干部、党员和群众,开展一次“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清理公共活动场所、入村入户道路和农户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清理房屋周边臭水沟、河道水塘两岸垃圾,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热潮。

    加强村庄建筑风貌管控,构建和谐文明、靓丽宜居的人居环境。街道坚持“拆、修、建、管”原则,大力整治“四类房”。目前,已完成整治69处,总面积达15379平方米。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