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邓金星
通讯员/凌应良 颜小波
株洲日报讯 就业乃民生之本。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就业主要指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1至10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55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1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53万人,分别为年度目标任务的108.82%、103.33%、10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6万人,其中新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73人,分别为目标任务的113.33%、123.65%。
部门联动:助力就业创业
强化高位推动,打造部门联动新格局。建立就业形势预测分析季度会商机制,定期组织市直单位、高校、企业、县市区等会商工作,研判就业形势,破解突出问题,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促进就业的良好局面。
市政府以1号文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就业稳就业的若干措施》,制定25条“干货”措施,推动全市就业大局持续稳定。制定《株洲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实施办法(试行)》《株洲市创业带动就业“1233工程”实施办法》等文件,创业扶持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同时,加大资金投入,2019年预算就业专项资金支出2.58亿元,率先在全省组建的“青年创业引导投资基金”,共扶持南方阀门等12个优质项目扩大发展;市农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安排新增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支持企业、合作社119个,投放基金7.06亿元。
援企稳岗:建立防范风险新机制
强化援企稳岗,建立防范风险新机制。发放失业保险金6201万元,保障了4.4万名失业人员的生活。为4.9万名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费1699万元,切实维护失业人员合法权益;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为企业减负约5亿元;落实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3.85亿元,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1.8亿元;落实一般工商业电价减负10%的目标,为企业减负7047万元;落实企业稳岗返还政策,预计全年返还企业失业保险费1.4亿元。
倾心帮扶:为贫困劳动力送岗位
强化兜底保障,探索就业帮扶新路子。推动职业培训提质增效,全面实施技能提升行动,今年已完成各类政策性补贴培训4.23万人,参训贫困劳动力、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百人百堂创业微课直播”特色品牌被省人社厅推介,代表湖南省参加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荣获“优秀项目奖”;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月”“就业援助政策宣传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在全省率先成立高校就业指导站,举办清水塘等搬迁企业再就业人员公益性岗位双选会、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专场会,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力度,全市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约3000个,全部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加快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建成扶贫车间23家,稳定吸纳3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
创业引领:开辟就业新途径
强化创业引领,培育带动就业新动能。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创业扶持,为返乡农民工和农村自主创业农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0笔、88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7.34%、75.38%;鼓励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8万元;推进创业载体建设,新认定市级创业(孵化/实训)基地11家,建成省、市创业(孵化/实训)基地42家,为入驻的创业实体提供一定期限的租金、水电、网络等费用减免及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
企业专场招聘会,市民在求职。 株洲日报记者 刘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