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洪水中的兵》的情感共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张湘彦

    由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作曲家江晖作曲、江西萍乡词作家黄小名作词、原湖南省武警文工团团长、青年男高音歌唱家袁双洋演唱的歌曲《洪水中的兵》,历经湘、赣、川、京四地50多位艺术家的接力工作,近日完成录制,向“八一”建军节献礼,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洪水中的兵》饱含深情地为大家讲述了今年7月,湖南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汛情一再告急,湖南武警和消防救援队连夜救援的感人场面。该作品以真情的抒发、热烈的歌颂为主题,曲调简单而抒情,但却让人过耳不忘,浑厚的嗓音也能够深深引人共鸣,众多媒体争先报道,大家也通过微信、微博转发点赞。

    这首歌曲之所以迅速地传唱开来,并被大家所喜爱,是有其原由的。

    朴实而又灵动的语言风格

    《洪水中的兵》质朴生动、飞扬灵动,字字含情,句句入心,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深厚情感浸润到了感性形象之中,通过朴素的言语表达了出来。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来不及看清你的面孔,你匆匆的脚步像一阵风。我只记住了你的背影,滔滔洪水映衬那片绿色葱茏。”“来不及对你说声谢谢,你转身又扑进浪涛之中。我只记住了你的勇敢,危难时刻总是传递生命的感动。”整首歌曲形成了一种既视感:人民子弟兵们在面对洪涝天灾时的英勇无畏与伟大,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坚强防线。这种精神,传承不息,继往开来!

    无疑,这几句也是词作者最有感情、最有生活基础,写的最动人的地方。歌曲咏叹的真谛就在于动人心魄!在这首歌里,这些生动感人的一幅幅画面纷纷涌来,牢固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洪水中的兵》能够打动人心,能够传唱开来,在于它语言上的平实生动,并赋予了这首歌曲感人的精神含量和思想容量。

    艺术而又美好的真情传递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此处的“言”侧重的是思想!歌曲写的是什么?写的肯定是思想情感!歌曲最强的穿透力来自发自肺腑。

    且看《洪水中的兵》中的歌词,虽然“不知道你的姓和名,我只知道你是一个兵,血肉之躯包裹着一颗滚烫的心。”多么质朴的话语,多么真实的写照!艺术创作的本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与其反复地絮叨某个名字,不如引发人们的想象,唤起曾经的情感体验。

    虽然“不知道你的姓和名,我只知道你是一个兵,因为有了你们在,人民才有安宁。”艺术创作应该有感而发,因情而动!人民子弟兵在关键时刻、危难之际,冲锋在前,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所以就有了接下来的转折缀补部分:“我多想替你擦擦汗,我多想替你分担负重,让你停下来休息片刻,让你靠着我的肩膀安然入睡。”

    流畅自然的情感表达,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与子弟兵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民鱼水情。无疑,这首简洁真诚、亲切平实、好听易懂的歌曲已经在大家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层层叠进,亦是这首歌曲整体构思的一大特点。因此,第二段在内容上不仅是补充和完善,在结构上更是反复和加强。AB段歌词十六行,但其中“你”与“我”的关系,“一颗滚烫的心”与“人民才有安宁”的呼应,以及转折段四行中的“擦擦汗”“分担负重”“休息片刻”“安然入睡”之间巧妙的情感递进,“绿色的葱茏”“生命的感动”这样一些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都使作曲家找到了好的准确的切入点,奔腾的乐思呼之欲出,最终孕育成一种歌曲独有的意境,用音符描绘出一个亲切感人而又至真至纯的艺术美的世界,让温暖柔情的旋律走进你,也走进我,更走进了人民群众的心里……

    毋庸置疑,《洪水中的兵》这首歌曲的创作,源自“真实”、出自“真心”、传递“真情”。也正因为如此,《洪水中的兵》把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起来,起承转合,很好地表达和诠释了“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新时代子弟兵的形象,是一曲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的颂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