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创新中心建设 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胡文洁

    株洲日报讯 1月9日,经9名院士专家讨论、审核,我市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成功通过论证。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副省长陈飞、省经信委主任曹慧泉参加论证会并讲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陪同有关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参加论证会并陪同调研。

    此次论证会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钟掘、李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张清杰、丁汉、翟婉明,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和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韩斌9位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丁荣军及12家组成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依托我市轨道交通产业优势,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采取“公司+联盟”模式运行,组建了由轨道交通领域骨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独立企业法人,并与国外10余个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前期已实现1项共性技术的转移扩散。

    专家组认为,发起组建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的12家股东是业绩突出、研发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建设方案可行,一致同意通过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的论证。

    罗文对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表示祝贺。他说,加快创新中心建设对提高我国轨道交通产品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要明确中心定位,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产品供给能力。要狠抓资源整合,进一步汇聚行业资源,整合方方面面的力量,不断提升研发实力与影响力。要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围绕产业链条中的短板和弱项,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加快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要创新运营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中心技术服务、知识产权运用模式,不断提升中心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飞充分肯定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及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成绩。他强调,要以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论证通过为契机,进一步夯实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基础,努力攻克重大关键技术难题,

    下转B2版①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