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非公经济 成县域经济主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黄向阳 张致轶 廖蔚佳

    株洲日报讯 12月6日,醴陵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传出信息称,非公经济已成为醴陵县域经济的主体。

    醴陵市现有各类非公经济组织3.9万户,非公企业5501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515家。2017年,该市非公经济占GDP、税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84%、95%、95%,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0%以上。

    民营经济风生水起,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华联瓷业”是国内最大的出口日用陶瓷生产商,日用陶瓷出口量连续8年在国内行业中排名第一,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株洲醴陵旗滨玻璃有限公司5条高端自动化玻璃生产线建成投产,是华中地区品种最全、品质最优、技术最先进的节能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基地,日产玻璃达3100吨,年产值可达50亿元;湖南升华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大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量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

    民营经济发展,得益于政策引导。去年初,醴陵市出台产业突围“四个十条”政策,通过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制定优惠奖励措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该政策现已累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6600余万元,200余家企业受益,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府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该市对483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等“四上”企业,实行重点帮扶和网格帮扶,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将政府、社会、市场的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开展企业培训、成果转化、融资担保等,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平台不断完善。目前,该市有省级众创空间2家,有湖南华联企业技术中心、时代金属国家级轨道交通实验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及检测平台5家,有湖南泰鑫瓷业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究院等研发平台12家。

    民营经济有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