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本善(1909——1996),曾用名德隆,株洲县三门镇人(今属天元区三门镇)。
苏本善祖辈以经商为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家中有田地300余亩,经济宽裕。父亲苏玉泉、母亲张莲芳。苏本善有兄弟姐妹三人,胞妹苏普容(湖南省第一师范附小教师),胞弟苏本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陆空军联络站长)。
苏本善192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曾任国民党军连长、营长,交通研究院少校队长,训练总监部副大队长,第四路军教导团中校参谋等。
抗日战争时期,苏赴浙江省任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司令部上校参议兼宣传科长等职。1939年3月起,先后任浙江省定海县县长,象山县县长,三象守备区少将总指挥,定象地区保安总队队长,浙江绍兴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浙江省保安部队第三纵队中将司令。其间,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指挥其领导的海上保安纵队,频繁地出现在浙东沿海地区,采用骚扰的战术从战略上拖住敌酋,以延缓日军对我内地的攻击。还曾释放被国民党关押的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20余人,接纳中共地下党员在县政府工作。
蒋介石重开内战后,苏本善不胜忧虑,加之思乡情切,即辞去军政职务,回湖南老家与人合办中原企业公司、新光明机制砖瓦厂,任董事长。1948年冬,经苏阳恂、许松圃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此后积极投身民主和平运动,并与中共中央调查部湖南地下组织取得正式联系,进行情报与策反工作,曾受到过中共中央调查部嘉奖。1949年3月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视察专员、湖南省财政厅厅长时,白崇禧撤离长沙,索要巨额粮饷,并妄图席卷湖南金库南窜,均被苏巧妙拒绝。
1949年8月,他参加湖南和平起义。
湖南和平解放后,苏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参议。1951年,受到错误处理,被捕改造。1961年获特赦,安排在长沙市政协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昭雪。1981年1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先后担任过湖南省第五、第六届政协常委,民革长沙市副主委、顾问,湖南民革第七届委员会顾问,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湖南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职。
苏本善于1996年7月因病在长沙逝世,享年88岁。
(本文原载《方志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