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迸发澎湃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文/邓伟勇 文子千 向阳 供图/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大医精诚,医者大爱,“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这是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

    在市三三一医院,这样的要求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年来,市三三一医院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医院转型升级,全力打造让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的人民医院,“红色引擎”正迸发澎湃力量。

    党建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11月15日,市三三一医院党员教育“红色讲堂”第四讲开讲,医院全体党员、副科职以上干部、护士长、部分工会、团员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学习。

    这是该院开展学习教育的一个生动场景。

    今年以来,该院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班子成员带头示范表率,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一月一学一辅导一讨论、红色讲堂一季一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全体党员对党规党纪、国家法律、廉政知识、医疗卫生健康等大政方针政策了然于心,拧紧了思想“总开关”。

    开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调研活动,围绕“最多跑一次”主题,全院各部门纷纷出台改进措施,如门诊党支部打造“一站式服务”,只要来院者有医疗上的需求,直接协助解决。该院成立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相关机构,大力推行“五问工作法”,落实“两个责任”,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不断提升,医患纠纷调处机制与治安防控措施不断完善,确保了一方平安,今年11月,市三三一医院获评“株洲市平安医院”称号,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规定动作”之外,该院“自选动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结合医疗部门实际,创新开展了党建微信每日一学、临床晨会每周一学等,同时以考促学,通过全员覆盖学习,一次次的思想洗礼、一次次的智慧碰撞,给广大党员干部补了“钙”、提了“神”。

    警示教育筑牢思想堤坝。该院以省内外和医疗系统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廉政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深受触动。

    抓示范,促规范。制定《支部“五化”建设标准》,确定创建示范点,按照阵地“六有”标准先后投入资金建设支部活动阵地。以日推进周跟踪月提示季核查工作模式,助推支部各项工作规范和提升。

    红色教育润物细无声。组织党员观看我市原创歌剧《英·雄》,组织党务干部到怀化芷江通道进行红色教育。

    “走出去”支部共建见成效。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思维,坚持党建与医疗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着力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今年以来,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以支部为单位,医院9个党支部对接32个党支部,组织党员、医务人员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进市场,通过讲党课、开展公益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家庭医生签约、义诊、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急救演练等,开展“践行初心、健康有约”活动100余场次,服务周边百姓3.4万人次。

    打造队伍

    提升医疗水平

    创新党建工作,不是空对空,而要落实到医院的每项工作中,落实到推动医院转型发展之中,而其中,打造一流的医师队伍成为重要一环。

    在三三一医院深厚的历史积淀下,不乏优秀医师队伍接续奋斗。

    该院头颈耳鼻喉甲状腺外科主任陈映辉,率先在株洲地区开展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用30多年的从医之路,诠释着“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的现实意义,推动医院乃至株洲地区耳鼻喉专业诊治水平的提高。

    该院泌尿外科主任段俊锋,自2015年始在株洲市率先开展日间手术,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同时充分发挥医院芦淞区医疗中心的作用,多次下乡到多家医院查房并指导手术,把三级医院的医疗技术带到患者家门口。

    在今年首届医师节来临之际,该院召开庆祝表彰大会,对“十佳医师”、技能竞赛优胜者、科技创新人员、优秀论文撰写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对5个“杏林世家”和17个“杏林之家”颁发了特殊荣誉奖。

    学科建设是一所医院木立于林的根本。2017年,作为我市第二批临床医学重点建设专科之一,该院头颈耳鼻喉甲状腺外科被市卫计委确定为市重点扶持学科。

    根据重点专科建设三年规划,该院自2017年起,将用3年时间将头颈外科建设成省内领先的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培养一支技术精湛、具有竞争力的知名专家团队,使解决疑难、危重病例的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或领先水平,真正实现“看得好病”。

    “重点专科建设将在提升自身医疗水平的同时,提高人民群众对公立医院的满意度,享受医改的成果。”在市三三一医院,这样改革成果正逐步实现。

    今年以来,该院特聘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志钢教授为客座教授,同时对接世界顶尖的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主要指导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让株洲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级的医疗服务。

    优化服务

    造福一方百姓

    服务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服务就体现在医务工作者的不忘初心,体现在患者的就医体验和获得感。

    在市三三一医院普外科,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每周都会来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对患者来说,不仅在本地看得好病,医保的报销比例也比在省级医院高得多,治疗花费大大减少。

    改善医疗服务,市三三一医院持续加码。

    该院出台《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将用3年时间,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一系列“组合拳”相继打出,,患者满意度不断攀升。

    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盒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

    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

    ……

    细微之处见真情。在市三三一医院,系列便民举措让患者的就医体验充满温情与感动。

    该院组建了两个服务小组,导诊服务组为病友提供现场咨询、健康指导、预检分诊、就诊指引、住院患者护送等工作。便民服务组为住院患者提供出入院服务、免费为农合病人复印资料等。

    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位护理服务理念,该院推出无痛病房、生日祝福、出院宣教、微信服务等服务举措。利用手机语音、手机微信、病房广播、宣教资料等载体,很好的开展了健康知识宣教,得到患者的点赞。

    锻造品牌

    践行健康扶贫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市三三一医院通过医联体建设,给区域内居民带来切实的实惠和便利。

    今年8月,家住白关镇84岁高龄的林嗲嗲突然感觉上腹部剧烈疼痛。在家人陪同下到附近白关卫生院看病,医生按常规给老人做了心电图,并立即将结果上传到市三三一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值班医生判断病人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发送了心电图报告并通过微信告知了卫生院值班医生,马上由120急救车将病人送到三三一医院心导管室,由提前等候的心脏介入医生及时为病人开通了血管。术后病人症状即刻消失,5天后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再将病人连同后续治疗方案一起送回到卫生院巩固治疗,病人安全出院。不仅及时挽救了生命,还节省了费用。

    在芦淞区,医联体建设的持续推进,正惠及更多的普通百姓。

    早在2015年,市三三一医院就以白关镇中心卫生院、姚家坝卫生院为试点,组建医联体,从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和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着手,通过探索区域医疗协同管理模式、新农合支付改革、特色专科发展、慢病管理、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数据显示,仅2017年,三三一医院专家前往姚家坝卫生院68人次,白关镇中心卫生院69人次。通过专家坐诊、查房、病例讨论、讲课或病历质控等,提升了卫生院的医疗水平。通过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2017年共转诊403人次,其中三三一医院接收两家卫生院转入的患者273人次,向两家卫生院转出130人次。

    医联体建设结出硕果,健康扶贫彰显大爱。

    2017年,市三三一医院派遣邹欢、郭亮两位高年资医师长期在茶陵县人民医院腔镜外科进行技术帮扶工作,多名专家不定期到茶陵县人民医院进行专家讲座、查房、手术带教等共计230余次。

    如今,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推进,市三三一医院与茶陵县人民医院签订帮扶协议,确立以泌尿外科、肿瘤科、普外科、放射科及超声科等为重点专科帮扶,派驻专科骨干到茶陵县人民医院开展工作。

    鲲鹏展翅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历经68年的风雨洗礼,市三三一医院实现了从厂矿医院到三级医院的跨越发展。进入新时代,“红色力量”也必将激发医院发展内生动力,续写新的辉煌。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