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河西大地。如果说姹紫嫣红是新区引人注目的自然生态之美,那么,绽放在老百姓脸上的甜蜜笑容,则体现了新区普惠民生的幸福与和谐。
26年来,株洲高新区、天元区一直秉持“民生为本”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推进民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步步成为现实,获得新的发展,“幸福民生”这个字眼体现在高新区的各项事业中。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正如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天元区委书记周建光所说,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始终致力于就业机制、保障机制、富民机制的完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富裕步伐;始终致力于文明水平、生态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高新区、天元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近5年来,该区财政累计投入民生支出8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69%,极大地提升了民生福祉水平。
1
闲暇时光有了好去处
文艺活动多姿多彩,构筑生态宜居幸福新城
26年前,河西还是一片滩涂之地,如今,已编织成“六纵七横”的城市道路网,形成了神农城为核心的商业中心向四周发散。
逛街去神农城,吃饭去华人街或庐山路,散步去神农湖或栗雨湖,生活在河西的人,是幸福的。当然,工作在河西的人,也是幸福的。
今年29岁的陈楼在栗雨工业园一公司工作,住在蓝溪谷小区。平时上班,开窗能远眺到栗雨湖的湖光山色。晚饭后,在栗雨湖边散步,他感受湖面水波荡漾、微风拂面。
作为株洲经济发展的高地,天元区产城融合有了新的注解。
去年12月,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内,动力谷展示中心、动力谷科技图书馆、文体中心等相继投入使用,加上毗邻动力谷的万丰湖公园,在这里工作的上班族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这里也成了株洲市民周末游玩的好去处。
进驻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的大部分是初创企业,它们不得不为了眼前的苟且而努力打拼,也同样怀揣着诗和远方的梦想。在这里,诗意的生活就在眼前。
去万丰湖散散步、晒晒太阳;去动力谷展示中心看株洲的高科技产品;去图书馆看看书、聊聊天;去文体中心打打球、健健身……一个对任何人都开放的动力谷科技图书馆,就像株洲这座城市一样,有着无比的胸怀和包容精神。只需要出示身份证,你可以在这里看书,享受阳光和阅读的乐趣。园区不再“呆板”,文艺范的园区让这里有了人情味,有了温度,也吸引着有梦想的创业者纷至沓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一座城市的活力须以文化的繁荣为主要标志。群众的需要不仅仅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一直以来,天元区一直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力求提供优质文化引领群众开创美好生活。
天元区文化馆建成新馆后免费对群众开放,开馆以来,积极发挥社会公益性功能,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小型演出,52支群众文艺团队通过预约,免费使用馆内所有活动场地和设备,惠及群众近10万人次。
2
老旧小区迎来新气象
老旧小区实现物业全覆盖,老人上下楼有了电梯
1993年,内设学校、幼儿园、市场等功能齐全的小区——滨江一村等投入使用,成为我市高档小区的雏形,并在1994年获评建设部全国优秀试点小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年前建成的小区已变成老旧小区,出现了诸多问题。
目前,天元区有老旧小区92个,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建成时间从1992年到2004年。这些小区基本存在着基础设施差、水电要增容、未实行“一户一表”改造,无房屋维修资金等一系列问题。
从2015年开始,天元区分三年时间,分别投入450万、500万和550万对9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实现了物业全覆盖,老旧小区焕发了新气象。
“过去,我们小区路破烂,无物业,没什么健身器材。现在,政府为我们招聘物业,小区干净整洁,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近来,天元区汇达花园一居民说。
包括汇达花园在内,今年,天元区投资300余万元用于19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改造项目。“以前一些老人喜欢把舍不得丢掉的废纸盒与纸板堆积在楼道里,既占用空间又影响环境卫生,也没人管。”湘银小区居民何先生表示,如今,小区环境改善了,垃圾桶换上了“萌萌哒”设计,大伙慢慢变得讲究了,自觉维护起小区的整洁。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多层住宅为主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今年,天元区有8个老旧小区作为首批加装电梯的试点小区,并将在年底全部建设完工。
据悉,加装电梯的建设资金,由小区受益业主自筹资金,政府给予部分补助,电梯全部建设完成之后,市、区两级政府分别给予5万元的补助。今年天元区8个老旧小区作为首批加装电梯的试点小区,包括园丁小区、五一新村、白鹤园、神龙小区、天元法院小区、林苑小区等,共计划加装17台电梯。
3
和谐邻里一家亲
志愿者队伍遍地开花,让矛盾化解在了基层
在广场社区海韵天城小区的邻里互助活动中心,每天晚上,居民可以来这里看书;周末,志愿者安排了丰富活动可以参加,有时是放映一场电影,有时是一次手工。
镜头转向文家冲社区。2017年,党员林勇带头成立了文家冲志愿者协会。年幼孩子和年迈父母在家,自己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孩子深夜生病怎么办?社区志愿者开小车送医院。和邻居发生小矛盾,双方不退让怎么办?社区志愿者上门反复做调解。
一些社区难以顾及,或没有精力处理的棘手事,通过购买志愿服务,一一得到解决。在社区指导下,文家冲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便民服务、邻里互助、养老助残、扶贫帮困、义务巡逻等活动45次,成功调解各类邻里纠纷和物业矛盾38次,由业主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已成为小区公益事业的中坚力量。
白鹤社区“最美红袖章”义务巡逻队,对邻里纠纷进行调处,或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小湖塘社区开办的“4点半课堂”,通过提供孩子放学后的学习空间,解决家长难题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大岭社区探索的“520”服务平台,让公益活动制度化、量化,党内党外两个阵地,零距离为居民服务……社会事社会办、专业事专业办,在天元区,志愿服务从以前的“单打独斗”、“一厢情愿”,变成了政府引导或主动投入,受益的群众越来越多,参与的群众也越来越多。
3万余人,这是天元区注册志愿者的数量;300余支,这是天元区志愿者队伍的数量。政府搭台,志愿者唱戏。近年来,天元区通过搭平台、重引导、强宣传,着力推进全区志愿者队伍制度化、规范化,让矛盾化解在了基层,让正能量充满了基层,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了有益尝试和实践创新。
4
铺就孩子的幸福求学路
启动免费午餐和饮水工程,新建学校化解大额班
张女士夫妇在天元区某企业上班,一双儿女在群丰镇长岭学校就读。每天早上6点,她就要起床给孩子们做午餐。到了冬天,即使热饭热菜装到保温桶,中午吃时也凉了。张女士告诉记者,两口子是进城务工人员,收入不高。每天去学校送饭不方便,让孩子们带饭到学校吃,一年能节省不少开支。
2017年,天元区面向所有农村学校免费午餐工程,惠及四镇27所学校在籍学生7469人。当年,该区还实现了“免费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采取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区37所公办中小学和4所公办幼儿园学生提供安全、卫生、放心的直饮水。
近两年,天元区净增中小学生7767人,2018年中小学生总数达40285名。为确保孩子有书读,天元区坚持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调动一切资源确保孩子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今年秋季开学,该区新添一所智能化的小学凿石小学,共有36个班级1600余名学生,化解了原有天元区王家坪小学的2个大班额。市二中附中有初一年级14个班,初二年级8个班,学生1100余人。
此外,天元区今年还投入1310万元对滨江小学、栗雨小学、三门中学等9所薄弱学校进行提质改造,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为适龄儿童提供足够的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去年,新马、尚格2所小学落成增加学位4320个,为周边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有效缓解片区公办学位紧张问题。两年来,该区新建4所学校,新增学位近8000个。截至目前,天元区共有义务教育班级837个,已消除大班额40个。
据悉,下步天元区还将新建二中附小、天易长鸿实验学校、马家河学校、东湖学校等多所学校。其中,二中附小已由城发集团投资在建,菱溪中学将于明年秋季完成建设,天易长鸿实验学校作为一所非营利民办学校,也拟于明年秋季建成投入使用。
5
守护居民的健康安全线
“两癌”免费检查,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
“谢谢政府提供的免费检查。以往要去医院跑多个科室、需要数百元的检查项目,现在20分钟不到就检查完了,还免费,最重要的是让我及时确诊了疾病并得到治疗。”三门镇响水村高岭组姜女士动情地说道。
为进一步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去年,天元区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惠及全区近5000名农村适龄妇女,被纳入省级民生实事工程。
近几年,天元区紧紧围绕“凝聚中国动力,建设幸福天元”,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和“民生100”工程等重点工作,全面建设健康天元。
让市民享受新区发展的红利,让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保障,也是天元区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
“3年前,我患尿毒症进行了肾移植手术,谁知又遭遇术后感染,长期住院治疗留下巨额债务,一家人卖房卖车,完全失去了生活来源,陷入极端贫困,孩子面临辍学。”东湖管理处一队居民龙峰回想过去百感交集。如今,依靠区政府发放的20万元托底救助金和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他的孩子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全家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2015年,天元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天元区特困人员特殊救助实施方案》《天元区特困人员特殊救助若干实施细则》等4个细则,区财政每年安排特困人员特殊救助资金1000万元,对特困群体实施托底、助学、护理补贴、就业等各类救助。实施特困人员特殊救助是天元区的一项特色工作,已被列入民政部社会救助创新试点项目。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人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是各级政府民生投入的重点。
天元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自2010年启动以来,养老金已实现六连调,月基础养老金由最初55元,逐步调整到100元。在国家省市政策基础上,该区还单独提高了养老金22.5元,城乡居民养老金整体水平名列全市第一。
为了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该区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了“双补”,每年财政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这两项补贴达489万元,由区级财政全额承担。
“未来,天元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深入实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教育基本现代化、文化强区、健康天元、社会治理现代化等五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天元区长董巍说。
站在新起点,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教育基本现代化、文化强区、健康天元、社会治理现代化”五大民生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南部片区“石三门”现代农业公园建设,建设更富、更强、更美、更好的幸福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