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校外培训机构整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通讯员/王亚 曾雅 吴育珍

    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和其他城市一样,株洲校外培训机构呈现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今年5月,株洲市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通过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开展集中检查等途径,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校外培训机构限期整改到位。

    市教育局局长吴安浩介绍,截至11月,我市取缔违规培训机构98家,通过整改已经办理了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65家,正在申请办证的培训机构178家,主动关停的培训机构32家,还有121家培训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共处理了相关人员11人,其中在培训机构兼职任教在职教师2人。

    记者从刚刚召开的全市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调度会获悉,本月底我市将完成专项治理任务,全市校外培训机构121个问题清单也已经出炉,专项治理进入“决战”阶段。

    12月11日,记者走进市教育局等多家专项治理联合行动单位,采访教育培训机构和治理行动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正在推进的举措,期待专项治理行动精彩收兵。

    【乱象】

    疯狂的“培训”: 一周12000元,暑期高达8万元

    “你儿子参加补习了吗?我女儿暑假参加了一个数理化补习班,花了1万5元。那个老师说,要全部补习到位,学费要8万。”

    “花这么多钱去补,有用吗?”

    “当然有,成绩提高了不少,她还有一个同学,通过补习成绩由班上10名左右,开学测试考到第二名。”

    ……

    这是两名母亲的对话。

    对话之后,很多人有了行动。张岚(化名,下同)是高三理科生。“有个老师开的班非常不错,数理化串起来讲。人家找到这么好的老师,你不学,肯定考不过别人。”妈妈怂恿她去参加校外培训。

    高三学生如此,其他学生的补习费用“也不秀气”。

    王邦依的妈妈,到处为儿子找SAT补习班。朋友介绍了一个老师,电话打过去,对方开口一对一辅导,1200元一节课!”整个辅导算下来,需要4至5万元。最后王妈妈为儿子找的是网络课堂,即使如此,每一节课费用也达到500元左右。

    小学生们的培训费,也不“秀气”。

    “我的一个亲戚,找我借钱,为的是其女儿参加小升初的补习。”公务员张松告诉记者,借钱的亲戚告诉她,孩子每周补习费需要12000元。

    张松说,他当时就拒绝了,觉得是个“笑话”。但亲戚非常认真诉说:“自己就是吃了没有读书的苦,不能让孩子没有文化。”

    记者调查发现,补习市场收费确实不菲: “一对一”或“一对三”的补习价格,每课时在500元左右。有家长透露,从初中起,孩子基本每学期都要参加小班化补习,每月花费5000元左右。

    一些家长根深蒂固地认为,“贵”的,一定是好的!教育专家告诉我们,正规的、适合的才是好的。

    【较量】

    “炮轰”校外培训机构:当事人遭遇死亡威胁

    鱼目混珠的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过程中,除了艰难地排查,一些“敢于发声”的人,甚至受到“死亡威胁”。

    教育专家张永(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在张永看来,培训机构存在破坏教育秩序、欺骗家长、危害孩子身心成长等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校外培训机构一些做法深恶痛绝。不乏规范的培训机构充当了有益的补充性角色,但更多的培训机构唯利是图,混淆视听,把孩子当成了牟利的唐僧肉。他们既没有合格的师资,也没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很多机构连基本的消防安全设施都没有。”

    张永说,一次他在一档本土节目中发表了了一些针对性的看法,有人因此不高兴,竟然还丧心病狂地威胁我,威胁我家人的人身安全,三个月之内要我见阎王。

    在他提供的某“贴吧”记录记载,记者看到对话。一个网名“头三尺有神明”的人写道:“老子告诉你,你儿子老婆不保,你这小子太猖狂;我会成全你三个月之内见阎王……”

    张永说,这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小混混,这样的渣子渗透到了学生培训机构行业,我们的孩子会有人身安全吗?培训机构的质量能保证吗?

    “看他在贴吧里说三个月内取我性命,简直无法无天,疯狂至极。且不说其懂不懂教育,就凭这些恶毒的语言,藐视法律的猖狂,我们就可以判断此人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张永说,自己铁骨铮铮,虽没有多大的能量,但是相信人民的力量、政府的力量,还有正义和法治的力量。

    制图/左骏

    【行动】

    多部门联合行动: 培训机构整治持续进行

    “疯狂”培训如脱缰的野马,减负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问题持续引发公众关注。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湖南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同时出台,并公布湖南省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十个严禁”。我市应声而动,出台相应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中心广场家润多因为地理位置优越,一度成为校外培训机构的聚集地。芦淞区教育局联合芦淞区工商分局、芦淞区公安分局等机构进驻家润多大厦对违规办学进行执法。在家润多A座14楼东方艺校培训学校,查处现场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在跟家长和学生进行招生咨询。

    检查发现,该场所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张贴不符合事实的宣传广告,没有取得芦淞区教育部门颁发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其工作人员出示的由荷塘区教育局审批的办学许可证不适用于芦淞区,注册地址与办学地址不符,违反了一校一址的规定;超楼层办学,消防安全不达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场,东方艺校被责令立即停业。

    “‘东方艺校’的工作人员声称他们有民办教育许可证,实际却是‘甲证乙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也是不合规的,因为与登记的办学地址不相符合,属于“甲证乙用”“无证办学”。

    各区教育部门积极行动。在家润多A座8楼的御书思学培训学校,查处现场发现其正在从事学生培训。该校存在无证无照办学、超楼层办学、现场多名教师均无教师资格证等多个违规行为,招生广告也涉嫌违规宣传。

    芦淞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家自我标榜湖南最负责任的辅导机构,竟然连最起码的民办教育许可证都没有,培训机构的多位全职老师,竟无一人能够提供教师资格证。

    目前,御书思学培训学校已关停。

    还有一起校外培训机构诈骗家长钱财事件,市教育局联合公安及时为家长“止损”。今年开学季,60余名“幼升小”“小升初”的学生因为没有学校就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并通过市长热线、市教育局阳光热线以及媒体表达诉求。

    家长们反应如出一辙,一家名为中都的教育咨询机构向家长们收取了数千至数万元的费用,有的一次性给了三四万元,并且与家长们签订了一份入学协议,保证孩子可以进某某学校甚至可以进重点班。据不完全统计,60余名学生缴纳的费用达到90万元。

    市教育局负责人说,由于涉及诈骗,公安部门介入了调查。错过报名时间的适龄儿童随后被妥善安置到了相应学校就读。

    【新规】

    “设置标准”首次发布: 学科类培训须备案并公示

    12月4日,《株洲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出炉,这也是我市首次对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制定标准,值得关注的是办学场所不得少于300平方米、五楼以上禁止办学、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 学科培训不得布置作业等刚性新规。

    “标准”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所、设施设备及安全提出要求,申请设立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避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可能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场所。

    “标准”要求不得租赁全日制学校或幼儿园场地办学,办学场所总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办学场所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二,且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

    办学场地须在五楼(含五楼)以下。举办者以自有场所办学的,应提供办学场所的房屋产权证明材料;以租用场所办学的,应当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租赁合同,租期不少于5年。招收寄宿学员的校外培训机构,其宿舍建筑符合宜居环境要求及消防安全标准,配备与寄宿学员规模相匹配的阅览、生活与运动场所。简易建筑、危房、地下室、车库及其他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均不能作为培训场所。

    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要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授课教师等事项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

    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稳定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有3名以上,且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教学或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等。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标准”出台是为了更好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鼓励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坚决禁止学科类培训强化应试、超标、超前培训,保护消费者权益。

    【整治】

    “白名单”引导选择,“负面清单”即将公布

    吴安浩介绍,我市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多、分布广,全面排查摸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全市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803家。其中,无问题培训机构309家,无证无照培训机构284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培训机构25家,有照无证培训机构171家,开展“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培训机构11家,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培训机构3家。”

    7月下旬,市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教育局公布了合法培训机构“白名单”。10月底,市教育局公布了全市共355家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信息。

    12月4日,株洲市校外培训机构问题清单出炉,121个问题主要涉及校外培训机构楼层不适合办学,无证办学;未按要求整改;面积不达标、无消防许可;有照无证、达不到办学条件;已办证,擅自更改办学地址未整改;场地小、师资配备不全、不符合办学要求等诸多类型问题。

    吴安浩说,存在的问题,将确保12月20日前整改到位。

    12月11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位于中心广场和神农城广场的多家校外培训机构,由于不是周末和课后时间,很少看到有学生进出。见有人前去咨询,工作人员拿着宣传单,向记者介绍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优秀师资。值得一提的是,随机走访中,这些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时,都会特别强调自己是合法的培训机构。

    对未经批准登记、违法违规举办的校外培训机构,予以严肃查处并列入“负面清单”,12月底将对外公布。

    记者手记

    治理之后 探索小学生课后服务新途

    成建梅

    孩子在学校完成学习,在休息日又奔波于各个校外培训机构,家长焦虑,孩子喊累,而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还良莠不齐。

    好的校外培训,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但那些违背教育规律开展超前、应试教育的机构,则背离了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呈现诸多乱象。

    对教育的茫然与焦虑,成为校外培训机构疯狂扩张的土壤,带来加重学生负担、扰乱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跑偏于过分关注“分数”的提高与“名校”的选择,与立德树人的大教育观背道而驰。

    我市把校外培训及机构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取得了好的效果。年底进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决战阶段,全市将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培训行为,以更实的工作举措加快完成专项治理目标任务。

    在专项治理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家庭的年轻父母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暇满足孩子在饮食、午休、往返家校及课后辅导等方面的要求,小学生在学校放学后的管理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在这种背景下,“课后服务”这一行业应社会需求而兴,小学生在学校放学后的“托管”管理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课后服务的“托管”问题有需求有市场,在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好的“托管”亦应该得到支持和发展。可喜的是,天元区已经开始新的“托管”探索,在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在数所小学实行全新课外“托管”。

    新的探索,期待形成可以推广的“株洲模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