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银监分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文/侯德怀 孟聪 供图/ 株洲银监分局
位于茶陵经济开发区的株洲康圣堂药业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一家药酒生产基地。在建行茶陵支行的鼎力支持下,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对生产车间进行改造和扩建,投资3000万元进行产品研发,目前已经有了5条经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线,发展成为一家集药品生产、销售、中药材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
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国兴坦言,是建行在信贷扶持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减费让利降成本政策,帮助企业奏响蓬勃发展的凯歌。
近年来,株洲银监分局充分发挥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头雁”效应,带动各银行业机构在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贷款周转成本等基础上,积极引导实施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开展多维度减费让利举措。农行株洲分行对于高端制造业及新兴优势产业评级高的小微客户,实行利率下浮10%的优惠。
目前,全市各银行业机构严格按照“两禁两限”政策规定,除银团贷款外,禁止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对小微企业及其增信机构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政策,不得以贷转存、不得存贷挂钩、不得浮利分费、不得借贷搭售、不得一浮到顶、不得转嫁成本;收费项目公开、服务质价公开、效用功能公开、优惠政策公开。
此外,对于流动资金周转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实行“无还本续贷”政策。支持正常经营、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实现融资周转“无缝衔接”,消除小微企业民间“过桥”借贷成本,有效缓解企业在还贷、续贷过程中的资金回笼压力。
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拓展纵深
从县域抓起,以点带面搭建平台,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向纵深拓展。
7月12日,株洲银监分局联合醴陵市人民政府,主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会。通过监管政策宣讲、银行产品推介、印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手册,醴陵市11家金融机构成功对接110户小微企业,授信8.94亿元;现场签约20户,金额2.72亿元;同时促成醴陵市人民政府与省农担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巩固政、银、担合作基础,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9月27日,株洲银监分局再度联合茶陵县人民政府,主办“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会,为当地小微企业、农户、农村合作社等送去了一场普惠金融的“及时雨”。该县10家金融机构成功对接46户小微企业、农村合作社等,授信15.47亿元;现场签约18户,金额2.04亿元。茶陵当地最大的油茶种植户谭三来,依托农行“油茶贷”产品的支持,发展油茶种植面积4800亩,帮助周边乡村58名建档立卡贫苦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此外,株洲银监分局还实行严格考核通报制度,按月考核通报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等硬性指标,有效落实贷款优先及利率优惠等政策,推动小微贷款同比增速、支持户数持续上升,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对完成考核指标良好的银行机构,在网点设立规划、免税政策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对完成考核目标差距较大的机构,通过全辖通报、下发监管提示函、监管会谈、约谈高管、与市场准入挂钩等形式,督促其加大工作力度;对未能实现考核目标的机构,实行普惠金融工作“一票否决制”。
全力推进“两增两控”
政策“导航”
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经济要发展,金融是先导。然而,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力量的小微企业面前,却一直横亘着一道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
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是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各行业普通个体工商户的普遍期待。近年来,株洲银监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要求,积极致力于降低门槛,推动金融监管政策落地;精减环节,鼓励金融服务创新;降低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强化督导,构建长效机制,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助力全市小微企业发展的征程中,交出了一份引导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的奋进答卷。
新征程,呼唤敢于担当的行动者。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首先需要政策导向上的全力支持。
株洲银监分局积极实施贷款优先政策。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分别单列年度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以法人机构为单位,全力推进“两增两控”考核目标的落实。“两增”即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包括利率和贷款相关的银行服务收费)水平。
同时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小微企业、涉农和扶贫贷款不良贷款率高出自身各项贷款不良贷款率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含)以内的,不作为银行内部考核评价和监管部门监管评级的扣分因素。实行普惠金融授信尽职免责,小微企业、涉农和扶贫贷款出现风险后,经过有关工作流程,有充分证据表明授信部门及工作人员已按照各项规定勤勉履职的,可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
政策“导航”,促使全市各家金融机构在拓展普惠金融版图中奋力争先。截至今年10月底,炎陵农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82亿元,比年初净增2.6亿元;农业银行株洲分行前三季度监管口径普惠贷款余额为9.35亿元,较年初净增1.8亿元,计划完成率达236.84%;邮储银行株洲分行1-10月普惠小微贷款净增1.35亿元,完成监管口径的218%。
特色产品各显神通
金融创新
准备参与一个重大项目投标,却因为多笔应收账款尚未到账,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窘境。株洲三鑫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王总不慌不忙,登录建行网上银行,仅用3分钟,就通过“小微快贷—云税贷”,在线获得106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轻松解决难题。
株洲市万昌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蛹蛋白纤维纱、缎彩竹节纱等特色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却因为资金掣肘,难以进一步拓展生产规模。炎陵农商银行主动送来“及时雨”,采用机械设备、厂房抵押方式,提供贷款3585万元。
这只是株洲银监分局围绕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金融需求,积极引导和鼓励全市各银行业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金融创新,为各类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金融产品、业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全市各银行业机构结合自身实际,有的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业务,以核心企业带动“链”上小微企业发展;有的与自身实力强、应收账款较多的优质企业开展保理融资业务;有的积极创新融资担保业务,支持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存单及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持续推动建立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担分险的可持续合作模式;有的大力推动落实“三农”循环贷款政策,推广“一次授信、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的信贷模式;各行先后推出服务小微企业的“银政通”“税银通”“融易达”“快e贷”“智融通”“水电通”“云税贷”等特色产品80多种,着力破解小微企业无抵押物、贷款审批时间长等难题,真正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炎陵农商银行围绕“以山造林,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的发展战略目标,以“水电通”产品为载体,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为全县132个小水电站发放贷款16亿元,总计装机容量超过20万千瓦,实现年产值过亿元,既缓解了全县用电和招商引资的“瓶颈”问题,又安排农村劳动力1100多人就业,有效拉动县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