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搞“厕所革命” 我们来揭一下城区公厕的“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记者 朱洁 俞强年

    株洲晚报记者 伍靖雯

    通讯员/城关

    “以前,宁愿憋到家,也不愿去公厕。”上周六,家住芦淞区的倪哲倩告诉记者,她当天途经市中心广场,看到新建成的“建宁驿站”,对株洲的公厕有信心了。

    那此前的公厕是什么情况?此次株洲实施的“厕所革命”将从何“革”起?最近两天,记者通过实地走访、采访相关部门单位寻找答案。

    【调查】

    超三成的市民说“环境卫生差”

    为什么不愿意去公厕?“担心管养不到位,脏。”倪哲倩说,她在商场、车站周边都遭遇过几次类似情况后,就对路边公厕相当抵触。

    城区的公共厕所管养主要分为环卫管养、社会管养和单位管养三类。“我们在此前的调研中发现,不同管养类型的公厕,其保洁标准不一,彼此卫生状况有不小的差距。”市创文办督查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地走访了14座环卫管养公厕、148座社会管养公厕和68座单位管养公厕后,他们形成了一份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这份材料,环卫管养公厕,尤其是建立了“所长制”的公厕,虽然部分设施比较老旧,但日常保洁较为规范、管理水平较高。

    社会管养公厕中,除大型宾馆、酒店、商场及影剧院公厕整体档次及管理水平较高外,148座厕所中,有68.7%的厕所的基础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缺失、破损,71.3%的厕所未见相关管理制度和卫生标准,46.1%的厕所有异味(其中17.4%的厕所有很重的异味)。

    机关单位公厕普遍较好,但一楼或者接待、办证等大厅公厕管理水平都不高,没有明显标识,有的单位厕所不对办事群众开放,如大部分银行的厕所都不对办事群众开放。黄萍介绍,学校、医院公厕建设水平普遍很低,特别是学校(包括刚刚新建的中小学校)大部分为三类公厕水平(俗称通槽式厕所),且保洁不及时,几乎可以闻着异味找到厕所。

    此外,市创文办督查组还向市民发放了255份有关公厕的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9份。其中有34%的市民认为“环境卫生差”是株洲市公厕现存的最大问题;其次为“数量少,难以找到”占32%;排在第三位的是“指示牌标志不明显”,占27%;还有7%的人认为“公厕分布不合理”。

    【走访】

    风光带河东段北侧没公厕

    农贸市场公厕普遍“脏乱差”

    株洲的公厕现状究竟如何?记者实地走访一些人流量较多的区域了解情况。

    记者首先来到风光带河西段,这沿线有8座公厕,大多位于较为明显的观景区域,方便、好找,保洁措施也比较到位。而风光带河东段公厕的保洁虽然比较到位,但分布较为不均,市中心往南方向集中设有4座,而市中心往北的3公里范围内,风光带上没有一处公厕。

    记者随机问了几位散步的路人,对于这沿线没有厕所,大家都有意见。“这么长一段路,散步还要担心找不到厕所,挺烦的。”市民刘爷爷说,如果喝多了水,就只能赶紧回家了。

    湘江风光带物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凌顺利坦言,在湘江风光带河东段建设的后期,他们也发现了这类问题,所以这次推进“厕所革命”,已经明确将在市中心以北区域至少新建1座公厕。

    商场及农贸市场周边的情况如何?在位于天元区的珠江农贸市场,记者经路人指引,才找到这里的公厕,里面的洗手盆、通风设施等有破损,地上湿漉漉的,没有厕纸,还有异味;在石峰区清水路横塘农贸市场,同样存在这类情况。

    田心片区住有10万人口,但与之不配套的是公厕配套不够完善。比如3路车公交车终点站田心站,记者采访中有公交司机说,有时需要到附近的厂里去“借厕所”。

    【数据】

    城区缺口308座公厕

    “5大软肋”必须补强

    在2016年全国推进“厕所革命”的100个先进城市表彰中,长沙、常德、怀化、岳阳、郴州、湘潭等6个城市上榜,而我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却未入围。

    来自市城管局环卫科的数据显示,在提升公厕数量质量方面,我市确实有“五大软肋”。

    一是数量少。根据公厕设置的国家标准(居住用地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5座),结合株洲市用地现状实际情况,按照城市建设用地每平方公里4座进行布局,株洲城区共需公厕564座,但目前只有256座,缺口高达308座。

    二是标准低。城区现有环卫公厕136座,其中一类公厕没有,二类公厕占比仅为17%共24座,三类公厕83座,还有29座达不到三类标准,并且有116座是2008年以前建成的,已经陈旧老化。对照国家住建部有关标准,我市公厕质量差距巨大,特别是对照附属式厕所最低要达到二类以上的要求,我市120座社会公厕没有一座达标。

    三是布局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公厕大多数位置偏僻,厕所布点不规范、不科学,间距和位置也不合理,呈现出比较混乱的状况。城市新区和部分人流量大的地方,不熟悉的人根本无法找到公厕。

    四是管理差。由于管理混乱、资金不够,现有的公厕特别是加油站、农贸市场等社会公厕大多年久失修,外观破旧,内部破损,异味明显。

    五是机制缺。造成上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意识不强的因素,更有城市公厕投入机制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营模式陈旧、监督机制缺乏等原因。

    市规划局局长黄升阳说,日前他在呼和浩特考察当地“厕所革命”时,看到很多人就坐在公厕外乘凉,这说明一个好的公厕,不会让人避而远之。这也是株洲下定决心要搞“厕所革命”的一个原因。

    开栏语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2015年、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厕所革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呼应万千市民文明如厕需求,株洲一直在路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多次强调,小厕所大文明,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株洲,应该抓好也必须抓好“厕所革命”。如今第一座建宁驿站已建成,更多的建宁驿站年内将完工,大批单位公厕正在向社会开放……

    为凝聚共识、营造氛围、推动工作、展示形象,今天起,株洲日报全媒体推出“厕所革命的株洲实践”系列报道,关注“厕所革命”进度,探寻其给株洲民生改善、文明提升所带来的助益,期待形成“株洲经验”,敬请读者关注。

    “厕所革命的株洲实践”①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