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陈正明
株洲日报讯 茶陵县一个街道敬老院,28名五保老人竟全部“被住院”了,还都集中在一个月,住的还是同一家医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12月9日,记者从茶陵县纪委监委获悉了有关情况。
卫生院套取医保金
28名五保老人“住”的医院叫茶陵县洣江卫生院,今年1月29日,雷国梁升任该院院长。该卫生院有职工31人,月毛收入只有2万元左右,这笔钱连保证医院正常运转都难,更不用说发放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了,大家怨声连连。如何提高职工待遇,成为雷国梁亟待解决的难题。
该院农医专干发现,通过农医合系统申请报销时,超过1600元需经县农医办审核人签名,低于则系统会自动申请补偿单。然而,卫生院靠近县城,收治的病人有限。“难为无米之炊”的雷国梁想到了附近的洣江敬老院。
最关键的是,五保户可零门槛入院,个人无须缴纳费用。如果卫生院为五保户申请住院报销,只要低于1600元、通过系统审核,资金就能直接打入医院账户。
打“义诊”幌子获取五保老人资料
五保户住院报销需要个人身份证明、病历诊断书、住院记录等资料。如何获得这些信息?雷国梁与该院院委商议后,决定以为敬老院五保老人体检的名义,收集敬老院花名册等资料。他还特意拟定了卫生院与敬老院的《医疗定点服务协议》。
义诊回来后,雷国梁当即安排医生伪造28名老人住院手续,并根据体检情况制作病历诊断书等资料。再由农医专干、收费员将资料录入农医合报账系统,申请报销相关费用。
期间,有医生提出反对意见,雷国梁便自己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要求配合。就这样,卫生院制作完成了所谓的医患交流记录、病历诊断书等资料,并将每名五保户的报销金额设在1600元以下。至此,28名五保老人集体“被住院”。
资金被追缴,卫生院长等7人受处分
申请通过后,卫生院还特意请来院外人员代签部分名字并摁手印,以避免报销发票领款人签名雷同。很快,3万余元基本医疗补偿金就打到了卫生院的账上。
让雷国梁没想到的是,补偿金到账还没来得及开支,纪委就介入调查了。“2月份,洣江卫生院院长雷国梁为洣江敬老院的28名五保户办理假住院,套取国家农合资金。”茶陵县纪委监委收到上级转交的匿名举报信及报销清单表,随即成立了调查组。
面对调查组的询问,洣江敬老院院长吴兵很是吃惊。他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2月份敬老院没有五保老人到医院住院,今年前8个月只有4名老人住院治疗,且只有1人在洣江卫生院住院。
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考虑到审查期间雷国梁及其他相关人员主动交代问题,积极退赔违纪款,并作出深刻检查。今年10月,茶陵县纪委给予雷国梁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洣江卫生院6名相关工作人员诫勉谈话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