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记者 周卓灵童
现实生活中,女性权益常常受到侵害,如婚姻中的家庭暴力、赡养纠纷、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等。
面对权益受损,越来越多的女性敢于站出来,勇于维权。但同时,仍有不少女性碍于面子,宁肯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为此,我市“等等吧”、妇女调解委员会、家事审判庭等新事物应运而生,积极用刚硬的法律柔情护航“她权益”。
张家长李家短, “妇调委”来管
“你们能帮帮我吗?”去年10月31日,市妇女调解委员会办公室的电话里传来一个柔弱的声音。
来电的是官司缠身的李纹(化名)。2011年,李纹收到第一份起诉书,其后几年,其他几份传票接踵而至,起诉金额也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断递增,而这些全部是关于前夫张强(化名)“举债未还”的案子。
“最开始,所有的案子全部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这次找到妇联,说实话我也没抱希望!”李玟对记者说。
接到求助后,市妇联立即与相关法院进行沟通,要确保妇女的合法权益,并安排专业律师为李纹进行法律答辩。
找证据、写辩词、想策略……去年12月21日起,律师就对案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借条原件有问题。”“钱压根没用于家庭支出”……李纹的法庭“亮剑”起了作用,2018年1月9日前夫终于撤诉了。
要离婚, “等等吧”
在天元区司法局旁,有一间名叫“等等吧”的小房子:轻柔的音乐,中式的红木桌椅,精致的玻璃小茶杯内盛着棕褐色普洱。只要是夫妻间闹矛盾,都可以到“等等吧”坐上一小会儿。
“我要离婚!”“你这么想离,那就离!”……此类对话,似乎上了发条,在小毛姐姐(“等等吧”负责人王亚惠)耳朵旁经常响起。
一次,一个10天后将临产的女子,哭哭啼啼和丈夫走进“等等吧”,表示坚决要离婚。小毛姐姐立即进入“角色”,一番交谈后,她知道这对夫妻,其实内心都装着对方。经过耐心劝解,双方都表示不离了。两个多月后,他们抱着婴儿,专门来“等等吧”当面致谢。
“挽救一桩婚姻,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秉持这样的原则,小毛姐姐让1000多对处于危险状态的婚姻关系解除了“警报”。
家事审判庭,发出“保护令”
“有了这个保护伞,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2017年5月下旬,家住攸县的王丽(化名)从攸县法院家事审判庭中接到由法院发出的人身保护令,反复看了两三遍仍紧紧攥在手中。
从2008年起,王丽与周明就经常因琐事发生争吵,直到发生厮打,丈夫才会停手。双方多次“你来我往”,让王女士伤心欲绝。2017年,在王丽母亲去世的治丧现场,周明又殴打了王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为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她向攸县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攸县法院家事审判庭经审查后,作出了禁止周明辱骂、威胁、殴打及限制申请人人身自由的裁定,如周明违反上述禁令,该院将视情节轻重,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强有力的保护让王女士安了心。
2017年3月,攸县法院正式设立了家事审判庭。此后,该庭特意配备了3名对婚姻家庭关系有经验的40岁以上女性法官进入家事审判庭。去年3月至11月,共受理家事案件618件(其中绝大多数为离婚纠纷案),结案率为84.47%,近八成家事案件在该庭得到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