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军 通讯员 黎莉 戴友清
环境
据说,当新生命来到世间之时,初为父母者总会第一时间去数婴儿的手指、脚趾,确认了都是十个,才会舒一口气放下心来。由此可见,新生儿的健康与发育状况有多么牵动家长的心。
对株洲老百姓来说,好消息是市妇幼保健院今年初整体搬迁后,该院的新生儿科也实现全面升级,迎来全新启航,给我市新生儿健康成长带来了新的福音。
整洁而温馨的住院环境、先进而高端的技术设备、专业而强大的医护团队等等,当记者走进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探访,全新的新生儿科的“神秘面纱”就此揭开。
医护
学习型专业团队 护理理念先进
温馨舒适,管理规范且人性化
3月2日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该科布局清晰分明,环境洁净温馨,医护人员正紧张而有序地在忙碌。她们不仅仅是医生护士,更是婴儿们的“守护者”,一天24小时都在密切关注着幼小的新生命。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刘玉婵介绍,今年初搬到新的住院大楼后,新生儿科从规模到技术等层面实现全新升级,床位从以前的30多个增加到近60个。同时,科室设有重症监护病区、早产儿病区、普通病区和隔离病区四个病区,相比以往更为规范,消毒隔离效果大为提高。
医护阵容强大而专业,且保持不断学习进修,这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托起新生命的又一有力支撑。
目前,新生儿科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护理团队近30人,整个医护团队都曾分别到上海复旦儿童医院、北京八一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湘雅附一附二等业内顶尖专科医院学习,甚至远赴德国进修,拥有更专业、技术先进、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水平与经验。
比如护理,新生儿科护士长陈冬芳介绍,护理团队有专科护士7人,副主任护师2人,对危重、疑难、罕见病例的护理具备丰富经验,曾在省、市级相关专业技能竞赛与评比中获奖,并对NICU护理用品进行改良创新,自主研发“新生儿无创通气固定帽”,已申请了相关专利。
同时护理理念先进,深具人文关怀,对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采取“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和“鸟巢式”护理模式,开展袋鼠式照顾与护理,很好地减轻了母婴分离带来的焦虑,深获家长们的好评。
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一支敬业有爱的队伍
设备
探访当天,在新生儿科的重症监护室(NICU),记者看到了出生才3天的豆豆(化名),正躺在保温箱中逐渐康复。
豆豆是从茶陵当地医院转诊来的宝宝,2月28日晚出生时,因为母孕期情况复杂,导致了严重的宫内感染,引发重症肺炎、颅内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等情况,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危急症状。
作为我市唯一市级新生儿急救中心,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接到转诊电话后,迅速启动院前急救,将豆豆气管插管复苏囊加压给氧接到了医院。为救治豆豆,新生儿科动用了一氧化氮治疗仪、高频呼吸机等诸多先进设备,很快就控制住了豆豆的病情。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刘玉婵主任介绍,一直以来,新生儿科就积极引进高精尖的先进设备,此次升级后配备的设备总价值更是上千万元,为株洲地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增添了更为顶尖强大的设备支持。
比如在重症监护室的那台美国GE多功能婴儿培育箱,是目前世界顶尖的婴儿治疗、护理设备,一台就价值40万元。它能在3秒内实现暖箱和抢救台互换,为危重症婴儿提供安全的生命支持平台。而作为暖箱,它还可以根据婴儿体重、孕周和出生天数,来控制箱内温度、湿度等指标,为宝宝提供最利于生长发育的微环境。
链接
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简介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07年被评为全市十大特色专科之一,2017年经国家卫计委及省市级专家评审被确定为株洲市唯一的市级新生儿急救中心,接收全市新生儿各类内科疾病、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
该中心擅长对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重度小于胎龄儿、早产儿、新生儿肺通明膜病、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的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溶血性疾病、重度营养不良、重症肺炎、重度黄疸、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危重症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早产儿存活率为95%。
目前,该中心在株洲地区形成了辐射周边市县的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系统,并设有急诊转运组织,实施24小时值班,急救电话:0731—28205024,0731—28221326。
新生儿科主任刘玉婵观察患儿病情
技术
率先开展多项技术,曾救治25周加5天“巴掌大”宝宝
新生儿科副主任王平
对新生儿的危急重症救治,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向来处于我市顶尖水平。
刘玉婵主任介绍,在技术层面,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曾率先在我市开展多项技术,为新生儿的危急重症救治带去更多的生机。比如,曾率先开展“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率先开展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满足新生儿正常代谢需求;率先开展NO吸入联合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为新生儿危重病人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据了解,目前,该科室是株洲唯一一家具备一氧化氮治疗仪、高频振荡呼吸机、超低出生体重儿培育箱等多功能高精尖综合设备及熟练进行新生儿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和极低、超低体重儿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新生儿科。
因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高端先进,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作为市级新生儿急救中心,曾成功救治过25周加5天的“巴掌大”宝宝。近年来,也成功救治了孕周为27周、出生体重仅700克的早产儿,现体格、智力发育都很正常。
专家名片
专家名片
刘玉婵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南华大学兼职副教授。株洲市儿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湖南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湖南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新生儿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儿科医疗工作近30年,曾在湘雅附二医院儿科及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急救中心进修,在儿科疑难杂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新生儿疾病尤其是早产儿救治。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王平
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室副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儿科硕士研究生。现任株洲市儿科医学会新生儿学组秘书。曾于2013年赴德国波鸿市伊丽莎白医院新生儿学术访问,于2015年在上海复旦儿科医院新生儿进修学习8个月。从事儿科医疗工作近15年,尤其在危重早产儿救治有较高的临床经验。门诊时间:每周五下午。